病人思維革新電子病歷,中山附醫建構高階醫療資訊雲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8 年 08 月 16 日 12:35 | 分類 市場動態 , 醫療科技 , 雲端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病人思維革新電子病歷,中山附醫建構高階醫療資訊雲


IT 資訊聽起來是否總讓你覺得冷冰冰、只講求效率?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扭轉刻板印象,從 2009 年開始推動電子病歷,重新翻新資訊血液,灌注溫暖,將冰冷的 IT 醫療拉回人性與關愛,整合跨領域兼具醫療與 IT 專長的人才,自主研發「以病人為中心」(Patient-focused Method,PFM)的電子病歷(EMRs),並加以延伸、創新提出智慧的教學型電子病歷,可在其上直接指正、註記、教學。

目前全院的門診、住院、急診、護理各系統流程與資料庫均已統一化,預計於 2018 年台灣醫療科技展中展示創新的高階醫療資訊雲。

中山附醫副院長曾志仁表示,相較於其他醫院的電子病歷系統,中山附醫開發的電子病歷提升為以大數據為核心的標準化結構,在「以病人為中心」的流程中兼具「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SDM)」的精神,進而提供臨床作業數據化的系統環境,再提升為教學型的創新架構。

病歷就是診治日記  幫助溝通病情  減少醫病隔閡

中山附醫重新建立病人診治紀錄的電子病歷系統,可說是病患的「診治日記」。舉例來說,從病人入院開始,任何重大檢查、手術、特殊處置、向病患或家屬進行病情解釋等等歷程,都確實紀錄下來,並且以病患能夠理解的圖像式導引方式,與病人溝通和討論病情,不僅減少醫病隔閡,甚至增進信任感。

創新教學電子病歷

而教學型電子病歷則以既有的電子病歷架構,導入運用醫療資訊科技(HIT),重新編撰新語言以實現可指正、註記、教學的電子病歷。比起早期用紙本手寫或蓋章,教學型電子病歷透過 e 化即時呈現教學紀錄的病歷,資訊讀取與註記也更便捷,包括病歷痕跡、時戳簽章、撰寫者、教學級別等全程一目瞭然。

相較於過往的醫療資訊系統(HIS),創新的電子病歷在醫療實務與人性關懷上更有效率,真正優化醫療流程,提供更便利的醫療服務。未來更可結合精準醫學,為民眾量身打造個人健康管理服務,應用於居家遠距醫療。

有鑑於各家醫療機構的電子病歷都是自行發展,曾志仁建議,台灣醫院系統需要整合,建立符合使用者需求、符合國內大數據架構下的結構和標準,未來才有機會整合兩岸三地規範,建立一個全亞洲、甚至全世界的新基準。中山附醫已成功整合電子病歷系統,開發標準化設計的醫療資訊平台,擁有領先全台的建置經驗,未來期待跟政府部門的電子病歷發展單位、醫療機構、醫療資訊廠商展開合作。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