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軌道太空遊,預計是地球最後一個不會人擠人的旅遊地點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9 年 05 月 06 日 9:45 | 分類 航太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次軌道太空遊,預計是地球最後一個不會人擠人的旅遊地點


放假時不是在景點人擠人,就是塞在路上,地球哪裡還有人少的地方可旅行?有的,將來你可以考慮來一場飛至 100 公里高空、到達次軌道觀測位置的太空旅行。

5 月 2 日,亞馬遜 CEO 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的太空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完成了 New Shepard 火箭發射回收,載有 38 個微重力實驗的太空艙,到達太空邊緣後也成功傳回。

New Shepard 火箭是藍色起源測試多年的可回收火箭,目標是把用戶帶到約 101 公里高度的太空邊緣,讓普通人在發射和降落的過程體驗無重力的感覺。火箭從發射到傳回約需 10 分鐘,買票登機的乘客還可以用 4 分鐘俯瞰地球。

這次是 New Shepard 火箭 2019 年第二次發射,這也意味著普通人距離近地軌道的太空旅行又近了一步(當然,這裡暫時不談票價)。

▲ New Shepard 火箭頂部的太空艙。

New Shepard 火箭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是用於垂直發射的 BE-3 液氫液氧發動機,以及位於頂部搭載乘客的太空艙。

火箭點火發射約 2.5 分後,發動機與太空艙分離。此時,載有實驗裝置或乘客的太空艙會在慣性作用下繼續爬升至 100 公里。

▲ 太空艙著陸中。

在航太領域,100 公里高空是大氣層和外太空的分界線,又稱為「卡門線」。太空艙到達卡門線後,會落回地球,並在下降時開啟降落傘,最終著陸於沙漠的基地。

發動機分離後也會傳回地球,並會重新點火反推降速,在到達地面前伸出四條腿般的降落架。

New Shepard 火箭發射和回收,就是發動機和太空艙分別按照各自拋物線軌道起飛和著陸。

按照藍色起源的計畫,New Shepard 火箭透過降低火箭發射成本,讓普通人的太空旅行成為可能,他們去年底曾宣布,將在今年開始出售太空旅行搭乘票。

不過貝佐斯的目標才不只是近地軌道的太空旅行。

2018 年 5 月,貝佐斯在國家太空發展大會表示,藍色起源短期目標是要降低探索太空的成本,長期目標是讓上百萬人能在太空工作,進行月球殖民,將月球當作重工業區,利用上面不間斷的太陽能,緩解地球能源壓力。

重工業不適合地球。或許 100 年後,在太空從事重工業會更容易,因為那裡有更充足的能源。

▲ Crew Dragon 發射。

另外,藍色起源的競爭對手 SpaceX 在今年 3 月初也完成一次載人太空船的試飛發射。但 4 月底的試飛,飛龍號(Crew Dragon)點火時爆炸,太空艙幾乎全毀。

正如 NASA 和 SpaceX 強調,「測試正是為了找出毛病,保證實際使用時安全執行」。

正在試驗的太空旅行項目依然會出現一些問題,但也離我們越來越近。

(本文由 愛范兒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直播截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