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改進 Pixel 4 人臉解鎖,Google 供應商對流浪漢下手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9 年 10 月 08 日 8:30 | 分類 Google , 資訊安全 , 軟體、系統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為改進 Pixel 4 人臉解鎖,Google 供應商對流浪漢下手


今年 7 月,Google 承認為改進旗下手機 Pixel 4 的人臉辨識解鎖功能,曾派員工在美國多個城市街頭尋找願意將自己人臉數據以 5 美元禮品券出售的人群。

不過,據《紐約時報》最新報導指出,Google 的某上游供應商可能利用一些可疑的方法來進行臉部掃描,包括針對無家可歸者和尚不懂得隱私保護的大學生群體。

據參與該計畫工作的相關消息人士稱,一家名為 Randstad 的供應商明確將團隊派往亞特蘭大,以無家可歸者和皮膚黝黑的人群為主要對象;但公司對外卻從不表示該為 Google 工作,也沒有提及人臉數據被收集。

一位消息人士告訴《每日新聞》,Google 不一定知道 Randstad 的這部分人臉數據來源,但 Google 的一位高層確實曾指示該公司收集皮膚較黑的人的人臉數據。

外媒 Theverge 刊登了部分消息:

  • 「他們之所以將對象瞄準了無家可歸的人,是因為那些人最不可能接觸到媒體管道,無家可歸者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 「有人告訴他們透過掃描臉部特徵收集臉部數據的過程類似 Snapchat 的『自拍遊戲』」,而員工們則會說,『玩手機幾分鐘,就可以得到一張禮品券』、『我們有一個新款應用程式,試用後就可獲得 5 美元券。』」
  • 另一位前 TVC 表示,加州團隊被特別明示,州立法律規定不足 10 美元的禮品券可以兌換成現金。

此外,報導指出涉嫌使用了用於捕捉臉部數據的裝置──一部裝在金屬框架中、並用於篡改檢測貼紙和安全螺釘密封的電話。

值得指出的是,Google 希望在有色人種中測試其新的臉部解鎖功能是有合法理由的:人臉辨識技術不應數據缺乏而在被有色人種使用時體驗不佳。出於這樣的原因,蘋果也曾在臉部 ID 推出之前收集大量人臉數據。

從理由和目的性上來說這並不是一件壞事,但在這個過程中是否需要非常手段、甚至是極端的方式仍值得思考。

截至目前為止,Google 和 Randstad 尚未就此事置評。

隱私,從來都是敏感的話題。這也是為什麼科技公司在談到 AI 應用的同時,也在強調保護用戶隱私和數據安全的重要性。不過去年 5 月生效的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從用戶角度對企業收集、控制和處理個人數據的方式進行嚴格監管,卻仍有不少人也在擔憂這個法案是否會對歐盟發展 AI 技術造成阻礙。

騰訊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Jeff Cao 曾表示:「鑑於這些技術的重要性和潛在影響,我們不難想像 AI 和大數據正在引領我們進入一個演算法社會,在這個社會中,數據和演算法驅動著我們世界所依賴的各種機器。然而,演算法也非常難以理解,所以由演算法驅動社會變革同樣充滿著風險。這種風險下,有必要為適當應用和使用人工智慧制定法律和道德規範,以及潛在錯誤使用的防範措施。歐洲國家已經開始這個進程了。」

消費者犧牲隱私換取利益,這與企業如何合理使用用戶數據提升演算法是否存在矛盾?實際上,企業現在不僅會圍繞其需求積極主動地構建商業模式,還會與權威機構分享用戶的個人數據。

去年 6 月在美國,奧蘭多警察局使用亞馬遜的 Rekognition 的臉部辨識技術進行測試。儘管如此,還是被媒體批評侵犯了用戶隱私。在 AI 技術應用的道德層面,消費者可以獲得某種方式的利益,但代價有時似乎是難以預計的。

(本文由 雷鋒網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