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海洋廢棄物新價值,點亮年年有魚的海濱榮光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9 年 11 月 25 日 11:52 | 分類 新創 ,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創造海洋廢棄物新價值,點亮年年有魚的海濱榮光


海洋佔地球總面積的 70%,與生命孕育及多樣化的生態系統息息相關,使得海洋永續成為近年最重要的議題之一。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研究資料預估,2050 年海中塑膠廢棄物含量將比魚還要多。這些被任意棄置或經土地代謝的廢棄物,經由大自然的風化、移位與沉積,逐漸流入海中。這些海洋污染不但破壞生態,更有可能透過食物鏈回到你我的餐桌。為了解決此現象,聯合國已將海洋保育列為永續發展目標之一,目前更有不少社會創新組織結合在地居民共同投入,用行動代替口號,攜手為海洋廢棄物問題尋找解方。

引發共鳴,攜手保衛漁光島海洋生態

為深入探討在地現況,支持海岸地區與生態共存共榮的發展願景,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廣邀政府部會、企業、地方代表與社會創新組織,於 108 年 10 月 29 日舉辦「社會創新 ∞ 里海永續─重啟漁光島的榮光」交流會,期盼透過經驗分享凝聚共識,一同探究如何導入社會創新模式,使在地環境與發展找到最佳平衡點。

漁光島位於臺南府城安平港南側,僅藉著漁光橋對外連通,舊名三鯤鯓,是府城最僻靜的小漁村。漁光里林寧峰里長提到,「漁光島過去是沙丘浮島,90% 為公有地,使得在地經濟發展受限,需要各方投入帶動觀光與建設」。儘管居民期盼透過發展帶動人潮與經濟,卻也同時注意到長達 4 公里的美麗海岸線中,存在些許用過的蚵架、蚵棚及保麗龍等漁業廢棄物,海浪將保麗龍碎塊等廢棄物沖上岸,形成沙灘沿岸特殊的景觀,已對當地環境造成傷害。因此在發展同時確保生態永續的平衡,已成為當地居民無法妥協的底線。

這樣的共識不僅存在當地居民心中,億載國小漁光分校─海洋資源中心張瑾玥主任也分享了學校如何透過海洋教育,使孩子與土地產生感情,進而成為未來投入在地創生的潛在力量。

▲ 臺南市漁民權益促進會盧靖穎執行長回收廢棄漁網再製希望提袋。(Source: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集思廣益突圍的政策推手

以「消滅海廢,美麗海洋」為主題參加 2019 總統盃黑客松的海洋委員會,為帶領臺灣面對全球海洋廢棄物汙染,成立跨部會的「海廢治理平臺」,這個平臺不僅偕同長期關注海洋保育的公民團體們共同努力,更在 2018 年發布「臺灣海洋廢棄物治理行動方案」,目前已有近 20 個非政府組織參與投入。「監測是目前找出海廢問題的投入重點,從臺灣海洋廢棄物監測(International Coastal Cleanup)公布的監測數據可以發現,飲料廢棄物、食品廢棄物與漁業廢棄物是目前海洋廢棄物的三大問題來源。」海洋保育署李筱霞專委進一步說明。

除了中央政策的帶動,臺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也積極著手進行海洋及陸源的廢棄物減量,「我們希望還給海洋生物應有的生活環境」水域及毒物管理科連運誠股長表示。許多漁船因為船上沒有飲水設備,習慣飲用一次性飲品,又因無垃圾桶,飲用後往往將垃圾丟入海中。為鼓勵漁民改變習慣,臺南市政府曾對此提出瓶罐換衛生紙的政策。除擴大獎勵機制,目前也正在尋找能夠取代用於養蚵用保麗龍的替代方案,希望大家一起集思廣益,一起朝海洋永續、共榮共生的方向邁進。

社會創新 × 海廢再生

身為海島國家,面對海廢議題,許多企業與社會創新組織已相繼投入。如和泰汽車集團發起集團內部守護海岸線活動,進行海岸線植樹與淨灘;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成立海廢塑膠循環經濟聯盟,廣邀產業鏈志同道合的夥伴合作,利用海洋廢棄物創造具有意義的海廢產品;環保業者齊輝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改革廢保麗龍運輸過程,並將其變為再生塑膠料,創造循環利用價值的亮眼成績;長期關注海廢議題的社會創新組織海湧工作室有限公司,也發起「屠龍計畫」,研發出適用於海岸清潔的行動式淨灘背包──『屠龍包』,加強淨灘效率,並與齊輝環保合作共同投入廢保麗龍的回收再生,希望藉由「屠龍計畫」讓更多民眾重視海廢問題。

對於各方投入環境永續的積極行動,行政院唐鳳政務委員除表示支持外,也鼓勵各界能夠多多深入在地,讓社會創新模式的解方案例在不同地方扎根。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楊佳憲副組長也期望透過本次活動,凝聚友善海洋的對話,讓各方資源透過向下紮根、向上提升、向外延伸三方向一起努力。海廢挑戰是海島子民的必修課題,保護海洋更必須透過通力合作,從源頭控管、海廢清理到海廢再生三面向齊頭並進。讓我們從生活參與牽起對土地的情感,共同點亮美麗大海的閃耀之光。

▲ 社會創新組織與行政院唐鳳政委、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臺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等單位代表進行跨域交流。(Source: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首圖來源:經濟部中小企業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