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畫素過億、電影畫質上 4K,為什麼還要模仿「過時」的底片?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9 年 12 月 11 日 8:30 | 分類 數位相機 , 科技生活 , 電子娛樂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手機畫素過億、電影畫質上 4K,為什麼還要模仿「過時」的底片?


前段時間,120 幀版《雙子殺手》曾引起爭議,李安在電影上映期間談到對數位電影和底片電影的看法,他認為不應該用數位手段模仿傳統的底片電影,而是要探索如何開發數位電影美感。

數位電影確實有很多潛力,它應該不一樣,不應該學習傳統電影……不光敘事,還是它有距離的美感,你本身進去體驗的時候,那是另外一個世界,那是屬於數位應該做的事。

事實上,底片電影在數位技術的衝擊下早已經不是電影行業的主流,可是為什麼在李安看來數位電影彷彿才是弱勢方,始終無法擺脫底片的影響?

其實不只是電影業,即便今天最流行的個人拍照裝置智慧手機,讓數位攝影前所未有普及,但底片風格並沒有因為數位技術的普及消亡,反而是數位相機銷量過去 9 年下跌了 60%。

▲ 周杰倫新歌《說好不哭》MV 中手持底片相機的男主角。(Source:影片截圖)

底片回潮,一方面體現玩底片相機的人又多了起來,另一方面則是底片風格透過數位技術煥然新生,以另一種方式活在更多人的手機裡。

用數位技術模擬底片,不只是加點顆粒那麼簡單

說到底片,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顆粒感」,在一些人看來這種粗糙的畫質,反而體現值得細細品味的影像質感。

其中底片攝影顆粒,其實就是銀鹽在底片曝光時凝固而成的顆粒,有點類似數位相片的畫素,所謂的顆粒感相當於數位攝影的噪點,顆粒越大畫面也越粗糙。

(Source:Flickr/Simon Claessen CC BY 2.0)

因此津津樂道的底片「顆粒感」其實是感光品質不佳的副產物,是過去技術限制下的瑕疵,然而今天卻成了獨特的影像風格,甚至透過數位技術模仿這種風格。

正如李安所說,不少數位電影透過模仿底片風格追求「電影感」。但沒有多少人能說清楚電影感是什麼東西,跟「底片的顆粒感」類似,「電影感」可說是電影視聽語言營造出來的質感。

(Source:pixabay

昆汀‧塔倫提諾和克里斯多福‧諾蘭等導演是好萊塢著名的「底片派」,至今仍堅持用底片拍電影,在他們眼中底片電影的畫面層次數位電影無法相提並論。曾憑《自由之心》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導演 Steve McQueen 這樣形容底片:

底片有種浪漫韻味,有種魅力──彷彿它能呼吸。底片給人的感覺更……怎麼說呢,或許更有「人情味」?

或許正是好萊塢眾多大導演派對底片念念不忘,即便數位格式幾乎取代了底片電影,但數位電影彷彿仍對自己的審美感到自卑,要用模擬底片的方式取得平衡,這也是李安的電影技術革新一直難受廣泛認可的原因之一。

崇拜底片風格的不只電影媒體,還有遊戲。《古墓奇兵》、《泰坦降臨 2》、《秘境探險 4》等 3A 遊戲,不僅有「底片顆粒」選項,還可以模仿傳統攝影的過度曝光、光學折射和大景深等效果。

但要透過數位技術模擬出接近真實底片的效果,簡單在畫面添加一些「底片顆粒」遠遠不夠,用電腦還原底片的成像過程,難度其實不小。

與手機很多底片模擬 App 一樣,電影業也有將數位攝影機拍攝素材轉成底片風格的軟體,FilmConvert 就是之一,開發團隊的 Lance Lones 在一次採訪時介紹這類軟體的技術細節

▲ 左起 Canon 5D 素材經由 filmConvert 處理,模仿富士 8563 電影膠卷和柯達 Portra400 劇照膠卷。(Source:dvinfo)

Lance Lones 本身也是職業電影攝影,曾參與《阿凡達》製作,他表示洗照片過程原理與人眼相似,但電子感測器卻不一樣,是由每個顏色通道以線性響應進入的光子數量,也就是說無法真正感知色彩。

FilmConvert 團隊成員會先透過計算好顏色曝光的膠卷,然後測量對應的底片密度,進而構建測量模型來建立負片面模型,最後以同樣的數據印出底片,整個過程十分複雜,其中最難的是透過演算法模擬人類知覺建模。

(Source:dvinfo)

在 Lance Lones 看來,這種軟體引出值得思考的話題:透過更多技術保護瀕危的技術。Lance Lones 希望將類似工具帶給世界各地的影視工作者,但顯然這個話題可討論的範圍不限影視製作。

在更大眾化的手機攝影,模擬底片風格的 App 讓不少智慧手機伴隨長大的年輕人第一次接觸到「底片」,某種程度讓式微的底片在數位時代復興。

底片相機 App NOMO 曾入選蘋果 2018 年度 App,將傳統膠卷和 NOMO 對比,發現 NOMO 能將很多底片風格復刻到調色,甚至還像底片每次導入/沖曬的效果都不完全一樣。

▲ MINOLTA Sweet S+AF 50mm F1.7 拍攝,膠卷為 FUJIFILM C200 過期。

▲ NOMO 135M 拍攝。

儘管 NOMO 對底片的模擬已較逼真,「演算法始終都是演算法,它還是不能模擬膠捲那種透過化學反應得出的效果。NOMO 只能做到相似,而不會一致」。

照 NOMO 創始人飛豬接受採訪時的說法,透過模擬底片從拍攝到出片的整個過程,是為了喚起用戶對底片相機的記憶和認同,NOMO 復刻的更多是儀式感。

NOMO 其實給用戶的是儀式感,我們做 NOMO 就是要把整個儀式感過程翻譯出來。

底片看起來「更高級」,僅是因情懷作祟?

跟黑膠類似,底片這類復古技術回潮,往往帶著一層情懷濾鏡,無論電影導演對底片的堅守,還是文藝青年熱中拍攝底片,都認為是懷舊情緒加持,然而這就是底片看起來「更高級」的全部原因嗎?

瑞典和瑞士高校的研究人員曾做過一組實驗,研究人員將幾百名志願者分為 4 組,分別觀看底片拍攝底片放映、數位拍攝數位放映、數位拍攝底片放映及數位拍攝數位放映,但在後期加入噪點和抖動的同一部電影,並讓每組志願者為電影評分。

結果發現,觀看底片拍攝、底片放映或後期模擬底片的 3 組平均分基本相同,且都高於數位拍攝數位放映的那組。

因此研究人員得出結論,觀眾之所以更青睞底片質感,是因為噪點和抖動造成的資訊缺失,給人們更大的想像空間,這或許也是 120 幀《雙子殺手》被吐槽「太真實」的原因。

(Source:Unsplash

除此之外,也有人從技術角度解釋人們喜愛底片的原因。據利茲大學電子電氣工程博士解釋,一般數位相機對色彩的解析能力不高,色調分離度往往不如底片,雖然可以後期調整,但會打亂原始光線的色彩邏輯,畫質也會打折扣。

有的人認為底片味道屬於偏色和顆粒,這個說法是對的,等於說川菜大部分都很辣,但你隨便做菜加辣椒說是川菜就沒有道理了,這種合理的複雜偏色是數位相機處理不來的。這正是底片還存在的原因之一。

而在遊戲加入「底片顆粒」的原因,則是在色彩位數不足或調色導致色階損失時,讓色彩過渡更自然。

當然底片風格的流行也不是完全是客觀因素促成,所謂的情懷也是重要原因。現代傳播理論的奠基者馬素‧麥克魯漢很早就提出一個觀點:媒介不是單純的物理屬性,還有人的感知。

正如凱文‧凱利在《科技想要什麼》所說,科技是觀念的延伸軀體。我們被一張照片打動,很多時候不僅因為畫素有多高,或底片顆粒感有多粗,這無關數位還是底片。

(本文由 愛范兒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