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全球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口面臨不同形式的隔離和限制,但也因為人類減少了活動,大自然狀態卻逐漸地恢復中……
隨著從中國武漢爆發的武漢肺炎在全世界大流行,這波令人措手不及的疫情變化短時間內大幅改變人們的生活,不僅全球旅行活動全面停擺,產業停歇和看不見邊際的隔離政策,已讓許多人痛苦難耐。
2020 年,適逢世界地球日 50 週年,人類卻面臨近 50 年來最慘痛的教訓和遺憾──過往許多人們認為應該只會在電影出現的情節,如今卻活生生現實上演,加上醫療資源缺乏、防護器具不足,都成了醫療體系逐漸崩解的難題。
然而,這波病毒在 2020 年造成全球人民恐慌,卻也讓地球獲得前所未有的緩解。有人說,這波疫情就像是地球自我啟動的保護措施,在地球傷害到達臨界點時,主動剔除它認為的病毒──人類。
根據 WHO 統計,目前全球約有三分之一人口面臨不同形式、某種程度的隔離和限制,這種限制社交狀態的行為導致許多產業衰退,但也因為人類減少活動,大自然狀態卻逐漸恢復。《Insider》便統整了 10 種現象,讓我們一起看看,也許你從未想像過的地球。
1. 中國空氣污染明顯下降
▲ 中國空污明顯下降。(Source:NASA Earth Observatory)
中國龐大工業體系近幾年讓霧霾成了人人詬病的毒害,但隨著武漢肺炎蔓延和產業停工,竟也因禍得福讓空氣污染有明顯緩解──知名氣候專站發表研究報告,發現中國目前碳排放比去年同期減少 1 億公噸。
不能轉動的巨輪,代表廢氣不會再肆無忌憚排放。調查報告揭露,因武漢肺炎停工,已導致全中國工業部門產能減少 15%~40%,往年春節後復工的榮景,今年不復存在。
2. 義大利空污問題也降低
▲ 義大利空污問題降低。(Source:European Space Agency)
義大利(Italy)是歐洲受打擊最嚴重的地區之一,甚至因人口老化,讓義大利曾經死亡數全球最高。身為歐洲第一個面對疫情的國家,義大利成為病毒和危險的嚴峻象徵,就算其他國家效仿義大利的居家隔離政策,但義大利人了解到,即使嚴格遵守,疫情也無法迅速降低。
但產業全面停擺,也讓義大利的空污緩解,特別是義北工業區特別明顯,空氣品質有顯著改善。
3. 整個歐洲都觀察到二氧化氮濃度大幅下降
▲ 歐洲二氧化氮濃度大幅下降。(Source:European Space Agency)
大氣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氮,每年都有幾百萬噸排放到空氣,但隨著疫情在歐洲蔓延,透過衛星雲圖觀察,發現二氧化氮的濃度比去年同期大幅降低。
好比馬德里、米蘭和羅馬比去年降了約 45%,巴黎也大幅下降 54%,科學家強調,「透過較長的平均數據觀察,更能發現到因人為活動減少而改變的污染變化。」
4. 地球震動幅度大為減少
▲ 地球震動幅度大為減少。(Source:nature)
《Nature》報導,研究發現,由於全球許多國家採取嚴格的隔離措施,使地球因人活動造成的振動大幅降低三分之一,這讓許多科學家可以檢測到人類大幅「休息」以前,往年都檢測不到的低幅度震波。
專家強調,若能加以研究地球更微小的震波,未來就能更清楚知道地震的相關數據,甚至預期餘震會發生的位置。
5. 威尼斯運河清澈見底,魚還在底下悠游
The #lockdown heals and cleans the nature! Great to see this planet gets a break from us! #WhoIsTheRealVirus #VeniceCanals #CoronavirusPandemic #Covid_19 #Corona pic.twitter.com/RceZEesEIf
— Darijan Briški (@rajvosa7) March 21, 2020
▲ 威尼斯運河清澈見底。
由於義大利整個鎖國,以往總是塞滿熱門觀光人潮的重要景點,都像死城寂寥,但也確實因此,讓原先不常現蹤的小動物,有了不被人類威脅的重要契機。
好比說,威尼斯運河的水質明顯改善,少了飯店排放的污水、人為造成的污染,貢多拉不再行駛的水上,水質更乾淨了,不僅水下青苔清晰可見,還有魚類和天鵝現蹤,這是以往幾乎看不到的事。
6. 加州優勝美地發現熊的機率變高了
Yosemite National Park is home to about 300-500 black bears. Though there hasn’t been an increase in their population since the park closure, bears have been seen more frequently than usual. Check out this bear caught on camera yesterday, climbing a tree next to ranger housing! pic.twitter.com/9rXxIOMRbR
— Yosemite National Park (@YosemiteNPS) April 14, 2020
▲ 優勝美地野生動物漸漸出沒。
優勝美地國家公園是美國非常重要的自然保護區,整個國家公園有 95% 都是未經人類開發的荒地,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每年都吸引超過 400 萬遊客造訪。
然而,自從加州疫情變嚴峻、政府封鎖令下達後,優勝美地彷彿將大自然還給野生動物,在春季這個結束冬眠、熊隻開始覓食的時刻,工作人員發現熊的出現比例比以往高;此外,山貓還被發現出現在空蕩蕩的行政大樓、土狼也在人行道悠遊,沒有任何人為干擾。
7. 野山羊返回威爾斯的蘭迪德諾
▲ 野山羊重新出現在城鎮。(Source:Ameerah)
蘭迪德諾是個臨海城鎮,位於威爾斯的康威郡自治市,在維多利亞時代中期時為了設立度假勝地而築成,遊客非常多,是重要的觀光勝地。
在當地,山羊往往只在山坡遊盪,很少會走入市區冒險,但隨著人們都不能出門,山羊也趁著機會到市中心「觀光」,形成數十年難得一見的場面。
8. 30 年來首次在印度境內看到喜馬拉雅山
▲ 印度境內竟然能看到喜馬拉雅山。(Source:Diksha Walia)
3 月底,印度施行長達 21 天的全國封鎖,以遏止武漢肺炎擴散。令人驚奇的是,印度北方的旁遮普省,居民熱議的是,此生從來沒看過的喜馬拉雅山居然在家中就能看見,且距離有 200 公里遠。
從前由於空氣污染,印度往往被嚴重霧霾影響,天空視野嚴重受限,這次工廠停工,讓空污明顯緩解,雖然不能確切知道印度究竟多久沒看到喜馬拉雅山,但許多居民表示至少在此地生活了 30 年,從來沒看過這般景象。
9. 「野味」市場消失,也許能稍微挽救小動物
▲ 中國令人髮指的野味市場。(Source:朱衣點頭)
疫情散布的起源之一,眾說紛紜的便是華南海鮮市場販售野味引起的病毒,這也讓傳統愛吃野味的中國人,得到嚴重的教訓。
中國一直是野味走私最大國,也是需求最大的市場,包含各種蝙蝠、果子狸、穿山甲等,但目前中國明訂禁止任何野味銷售和購買,但能遏止到什麼程度,還是令人懷疑。
10. 沒有人為干擾的狀態下,大海更乾淨了
▲ 大海變乾淨了。(Source:影片截圖)
以往美國邁阿密海灘往往聚集大量人潮,但如今空盪盪的海灘,竟讓大海呈現令人驚喜的豔藍。
佛羅里達州的居民也說,湛藍大海是從來沒見過的景象,住在當地這麼多年,不知道大海原來這麼乾淨,這是大規模人為活動終止後才會出現的面貌。某種程度來說,確實讓人感動。
(本文由 遠見雜誌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Flickr/Sei F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