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策會 「數位轉型化育者」 專書發表,期待借助案例為企業數位轉型尋找答案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0 年 07 月 27 日 10:00 | 分類 科技政策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資策會 「數位轉型化育者」 專書發表,期待借助案例為企業數位轉型尋找答案


為了因應變化快速的市場環境,喊了許久的「數位轉型」,依舊是國內企業規劃長期發展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因此,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策會)自 2018 年起便確立以「數位轉型的化育者 (Digital Transformation Enabler)」為其新價值定位。而資策會也特別在邁入 41 週年之際,於 7 月 23 日正式公開集結 30 個 「 本土企業 」 的變革案例,出版《數位轉型化育者》專書,並秉持著協助各界數位轉型的公益角度,善盡社會責任,對外公開電子書 Qrcode,免費提供下載。

針對《數位轉型化育者》專書的發表,資策會執行長卓政宏表示,當前的數位浪潮來襲,產業面臨的數位科技衝擊相較過去更為巨大,每家企業遭遇的問題也不盡相同。但是,共同的解決方式要先設定目標、怎麼做、由誰來做。因此,在大家如今都已經意識到數位轉型的重要性、卻仍不知道如何著手的情況下,資策會便希望透過《數位轉型的化育者》專書中的 30 個案例,為企業找到解法,並結合領域型法人專業知識與技術,串聯資服業者與公協會,建立多贏合作的模式。

卓政宏進一步強調,資策會過去一直扮演著 「如何做」、「怎麼做」 的領頭者。未來,透過專書的介紹,使企業了解該怎麼做之後,預計將以培育數位轉型人才的方向下手。一旦有足夠的人才幫忙進行相關的工作,資策會便能提升到發展「誰來做」的目標。

資策會指出,為協助企業數位轉型、整合前瞻技術、顧問服務,2019 年便成立 「數位轉型學堂 ACE (Architect、Consultant、Evangelist)School」,並經由與國內逾 3,000 家中小企業訪談、健診後,發現台灣有 45.7% 企業仍未啟動數位轉型,僅有 20.3% 企業的數位轉型已經產生營運綜效。以業別區隔,製造業有高達 50.4% 企業仍未啟動數位轉型,高於服務業的 43.5%。從整體綜效來看,製造業僅達 19% 的比例、略低於服務業的 20.9%。由此可知,台灣本土企業中,扮演中堅力量的中小企業,普遍處於初步階段。

對此,資策會楊仁達副執行長表示,資策會在產業數位轉型的需求上,正集結研發、智庫、人才培育與產業服務的能量,訪察本土企業,由專業顧問提供合適方法、工具,並攜手各產業公協會組織,以輔導與共創方式,協同業者超前部署,讓台灣產業能在這波數位浪潮的衝擊下,持續屹立不搖。

而在專書發表會上,資策會也邀請國內中小企業及新創業者現身說法,分享企業內部轉型的經驗。其中包括生產電腦周邊零組件的銘異科技,因高齡少子化造成產線缺工問題嚴重,透過資策會 ACE 顧問輔導,協助銘異科技轉型為智慧化工廠。另外,從事電子客戶關係管理的網訊電通,亦透過資策會數位轉型顧問服務方法,以區塊鏈技術與新竹物流、中國信託等合作夥伴籌組共創工作坊,提供解決零售供應鏈「信任」與「智能合約」之核心問題,規劃結合物流與金流的跨產業服務系統。

至於,同樣面臨缺工問題的巨全金屬,屬於公共自行車產業供應鏈中的精密金屬加工業者,資策會結合勤益科大的能量,先協助積極優化製程產線,並導入數位轉型策略,透過三階段籌組各領域專長顧問團隊,發揮最大整合綜效。還有,新創公司聿信醫療,更因應 COVID-19 疫情之科技防疫需求,開發出一款 AI 連續即時呼吸邊緣運算系統(AI 聽診器),資策會也協助串接 5G 專網,透過資安檢測與行動裝置 App 檢測,把關開發流程的安全,並建立醫療資安合規框架,期待在未來產品成熟時進行海外拓銷,前進國際市場。

其中,巨全金屬董事長鄭如松就表示,公司屬於鑄造生產並進行工件加工的精密金屬加工業者,目前擁有 100 多名員工,但是相關精密加工都需要經驗,卻因為老師傅逐漸退休,新人才無法滿足需求的情況下,經常無法應付客戶的訂單。因此,為解決這樣的問題,他們透過與資策會的協助,加上勤益科大的幫忙,導入新的大數據收集來確認相關的生產流程。之後再將這樣的數據投入到後續的生產上,進一步開始解決缺少人才的問題。鄭如松指出,這新台幣上千萬以上的投資,雖然初期成果不易顯現,但後續為產線所帶來的改善,也證實了數位轉型必須要提前部署的重要性,因此未來還將會繼續的投資。

資策會指出,數位轉型是持續性的工作,而推動數位轉型需要企業主的決心、資源的投入,甚至涉及企業組織與文化的改變。而資策將持續扮演「數位轉型的化育者」,協同產官學研各界,建構完善的供給與需求機制,和中小企業並肩作戰,因此在本次專書發表中,還特別選擇免費公開此書讓所需的企業下載,就是希望透過分享 Know how 的方式,吸引更多業者共同加速創新變革的推動,期盼由單一企業個案(點),擴展到領域產業(線),進而複製至上中下游產業形成生態系(面),協助台灣全面推動數位轉型。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