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諾貝爾獎得主 30 多篇論文被指涉嫌作圖造假,時間長達 17 年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0 年 10 月 21 日 14:36 | 分類 生物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2019 諾貝爾獎得主 30 多篇論文被指涉嫌作圖造假,時間長達 17 年


2020 諾貝爾獎剛過,2019 年諾貝爾獎生醫獎得主之一卻被質疑學術不端。

近日,著名學術打假網站 Pubpeer 曝光了一起嚴重學術造假,主角就是這位 2019 年諾貝爾生醫獎得主之一格雷格‧塞門薩(Gregg Semenza)。

PubPeer 網站建立於 2012 年,它是一個鼓勵科研人員匿名對已發表的論文進行評論的網站,相當於一個科學論壇,只要學者擁有 PubPeer 的帳號,都可以對已發表過的論文進行評論,評論內容可以是批評、質疑、改進建議等。

因其網站上討論的多半是論文中捏造或是改造數據,或是有抄襲他人論文的情形,所以也被稱為打假網站。

該網站指出, 在 2001 年到 2018 年期間與他人合著的 38 篇論文中至少 32 篇論文涉嫌造假,其中有 29 篇都是最近兩週陸續公布的。手段包括數據造假、一圖多用、合成圖等,甚至其得意門生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副教務長也牽涉其中。

由於在這些論文中,塞門薩都是通訊作者,因此對論文負有最終責任。

塞門薩是何人?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Source: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格雷格‧塞門薩於 1956 年生於紐約,在哈佛大學獲得生物學學士學位,於 1984 年獲得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的醫學博士學位,並在杜克大學接受兒科專業的訓練。

1999 年,他成為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教授,並自 2003 年以來擔任約翰霍普金斯細胞工程研究所血管研究計畫的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兒科、放射腫瘤學、生物化學、醫學和腫瘤學。

  • 2008 年入選美國醫師協會和美國國家科學院。
  • 2010 年獲蓋爾德納國際獎。
  • 2012 年,塞門薩入選醫學研究所。
  • 2016 年獲拉斯克基礎醫學研究獎。

2019 年與彼得‧拉特克利夫(Sir Peter J. Ratcliffe)和威廉‧凱林(William G. Kaelin)共同獲得諾貝爾生醫獎。獲獎原因是他們發現了細胞是如何感知和適應氧氣供應的。

根據公開資料得知,20 世紀 90 年代初,塞門薩發現轉錄增強因子 HIF 的表達會隨著氧濃度的改變發生相應的改變,還可以控制 EPO 的表達水平。

隨後,在 1995 年,塞門薩進一步證實了 HIF-1(缺氧誘導因子-1)透過紅血球和血管新生介導了機體在低氧條件下的適應性反應。

2019 年,他的團隊發現,HIF-1 所調控的基因能夠作用於線粒體呼吸,能夠指導細胞對缺氧狀況的特殊反應和心血管系統的變化。

所以,為了表彰其關於缺氧誘導因子 1(HIF-1)的突破性發現(HIF-1 是一種響應低氧水平而在細胞中打開或關閉某些基因的蛋白),他們獲得了 2019 年諾貝爾生醫獎。

頒獎詞稱,該發現以及塞門薩其他的工作闡明了細胞中氧調節的分子機制,此項發現對於了解低氧水平在癌症、糖尿病、冠狀動脈疾病和其他許多疾病中可能發揮的作用具有深遠的影響。

(Source:諾貝爾獎直播截圖

32 篇論文涉嫌造假,僅一篇給出回應

果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那麼,證據何在?

在 PubPeer 上輸入關鍵詞,不難發現其被質疑的文章接近 300 篇,其中就有十分之一來自塞門薩的團隊。

時間從 2001 年到 2018 年,論文發表的期刊包括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PNAS、Cell Metabolism、Oncogene、Oncotarget、Cancer Research、JCI 等著名期刊。

而被質疑的原因是認為其存在數據造假以及 P 圖嫌疑。

目前僅有一篇被質疑論文得到作者回應,作者回應稱「論文中無意的錯誤並不影響實驗結論」。

以 2008 年發表在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上、題為《Mitochondrial autophagy is an HIF-1-dependent adaptive metabolic response to hypoxia 》的文章為例,Google 學術顯示該論文被引用次數高達 1,405 次。

首先是圖片的複製黏貼痕跡明顯。

質疑者首先指出其論文中的圖片有多處是複製黏貼的,在這篇文章的 Fig. S6 中,存在筆刷擦除的痕跡。

而將圖片放大後,右下角還出現了 3 個大小相同的純白色圓點,大概與人為修圖有關。

類似的,在圖片 Fig. 3B 和 Fig. 8A 中也有修圖的痕跡。

其次是一圖多用的問題。

質疑者指出,在 2008 年的這篇論文中,WT 組和 KO 組圖片高度相似。

此外,還有一篇被質疑的 7 年前名為《 Procollagen lysyl hydroxylase 2 is essential for hypoxia-induced 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Molecular cancer research》的論文,圖片也存在可疑的複製黏貼問題。

這真的是驚掉了大家的大牙。

頂級學者也做假圖,學術圈好亂~

真·科研以假圖為本?

不會是被合作者坑了吧?

還有人擔心這不會成為史上第一個被撤銷諾貝爾獎的團隊吧。

但至少現在看熱鬧的群眾們不必擔心,目前,2019 年獲獎的研究項目還沒有被質疑。

網友:外國的月亮不香了

學術造假這件事本身不新鮮,但這事發生在諾貝爾獎得主身上就是一件大事,看熱鬧的群眾的討論聲音自然也不會少。

知乎網友@阿諾就認為

在生命科學界,為了發 paper 修飾數據的人,如果說是百分之百,那一定是多了;但如果說是百分之九十九,那一定是少了。注意我不是特指此次疑似翻車的諾貝爾獎得主,也不是特指中國人。我是指世界上所有的生物醫學界科學家,特別是歐美大牛圈,那是改數據的重災區。

認證為 BioArt 生物藝術官方帳號則認為此次造假行為基本上已經確定了,並援引了 William G. Kaelin 在獲得拉斯克基礎醫學獎之後在 Nature 上發文的文章觀點:

論文需要簡化結論與主題,以更穩健和可靠的數據使論文更加可信。

也有網友調侃稱:外國的月亮終究是不香了。但最終的結果如何,現在依舊沒有定論。

(本文由 雷鋒網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