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 20 日表示,部分地方政府盲目支持項目發展將追究引發重大損失或風險的責任,強調「誰支持、誰負責」。
中國近期積極發展晶片產業,但近期卻不斷傳出多起項目「爛尾」的消息,已驚動中央高層。為此,發改委已公開指出,將引導地方加強對重大建設的風險認識,對造成重大損失或引起重大風險的,予以通報問責。
自中國「十四五」規劃發布以來,大規模的半導體補助政策引人注目,預期 5 年內將砸下 10 兆人民幣以發展第三代半導體,眾多業者摩拳擦掌想要分食大餅,但也引發了亂象。據統計,今年至今,全中國註冊了近 14 萬家 IC 設計公司,規劃中的半導體產業園區數量至少 67 個,成立半導體專案超過 140 個,諸多項目試圖瓜分政策紅利。
爛尾潮驚動中央
但據中媒報導,在過去一年多時間,在江蘇、四川、湖北、貴州及陝西等地各有 6 個百億級人民幣規模的半導體計畫,先後爛尾,包括南京德科碼、陝西坤同半導體等引發輿論關注,類似武漢弘芯的案例恐怕只是冰山一角而已,數以百計的半導體計畫也正面臨危急局面。
發改委指出,如今資金過度追捧半導體產業,使一些無經驗、無技術、無人才的「三無」企業也紛紛投入,且地方政府也盲目推行計畫,造成低水平重複建設,資源浪費等風險日益遽增。下一步將加強規劃佈局。按照「主體集中、區域集聚」的發展原則來指導產業發展秩序,強化行業自律,避免惡性競爭。
「誰支持、誰負責」
國務院也會加速落實相關政策,抓緊制定配套措施,進一步優化積體電路產業發展環境,建立「早梳理、早發現、早反饋、早處置」的相關防範機制。尤其要加強與銀行機構、投資基金等方面的溝通協調,降低投資風險。當然也要堅持企業和金融機構自擔責任,地方需要對重大項目建設有風險認識,按照「誰支持、誰負責」原則,對造成重大損失或引發重大風險的,予以通報問責。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中共中央除了希望抑制地方亂投資,甚至連已爛尾計畫也接手的現象外,也針對官商勾結等人謀不臧有所警告,許多半導體大項目大股東其實「0」出資,空手套白狼等行為不可助長。不過無論如何,這種只靠中央調控資源來發展產業的思維,是否對於重視技術人才的高科技產業有沒有用還是個大哉問。
(首圖來源:中國發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