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News科技新報
3C新報
財經新報
資安快報
登入 註冊
登出
VIP會員
Google News 訂閱RSS! follow follow follow
follow
加入好友
TechNews科技新報

Menu

Skip to content
  • 會員專區
    • 訂閱專區
    • 技術分析
    • 焦點新聞評析
    • 拓墣觀點
    • TechNews Smart AI
    • 活動專區
    • 常見問題
  • 半導體
    • 晶圓
    • 晶片
    • IC 設計
    • 封裝測試
    • 處理器
    • GPU
    • 記憶體
  • 零組件
    • 光電科技
    • 面板
    • 電池
    • 3C周邊
  • 財經
    • 財報
    • 證券
    • 房地產
    • Fintech
    • 加密貨幣
    • 金融政策
    • 國際貿易
    • 國際金融
    • 支付方案
  • 網路
    • Amazon
    • Facebook
    • Google
    • 資訊安全
    • 開放資料
    • 物聯網
    • 電子商務
    • 電子娛樂
    • 雲端
  • 尖端科技
    • AI 人工智慧
    • 奈米
    • 低軌衛星
    • 汽車科技
    • 航太科技
    • 機器人
    • 軍事科技
    • 材料
    • 無人機
  • 環境科學
    • 醫療科技
    • 生物科技
    • 科技生活
    • 科技教育
  • 能源科技
    • 太陽能
    • 風力
    • 核能
    • 電力儲存
  • 企業永續
  • 科技人才
  • 系列專題
    • 推理 AI 時代來襲,誰掌握了下一輪伺服器供應鏈主導權
    • 半導體兩個世界:美中對抗如何改寫科技格局?
    • 「先進封裝」成全球半導體廠兵家必爭之地,誰能與 CoWos 一較高下
    • Gen AI 2024,生活工作模式的全面改寫
    • 半導體科技戰局,台灣如何從各國政策補助軍備競賽勝出
    • 解密 Micro LED:關鍵殺手級應用、技術競逐、供應鏈革新
    • 矽光子掀產業新浪潮,台灣這次不能再缺席
  • 財報快訊
  • 企業部落格
    • 市場動態
  • 關於我們
    • 內容合作單位
    • 菁英人才招募中
    • 廣告合作
  • icon_go_mobile TN Smart
  • 不只用戶吐槽,Google 新圖示讓員工也吵翻天

    作者 品玩 | 發布日期 2020 年 11 月 17 日 8:30 | 分類 Android , app , Google | edit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Now Translating...
    不只用戶吐槽,Google 新圖示讓員工也吵翻天

    Google 今年對旗下產品圖示重新設計了一番。

    包括用戶產品 Gmail、地圖、行事曆、Drive 等,以及辦公套件 G Suite(現在更名為 Google Workplace)子產品,都按照 Google 品牌的四色重新設計,並已上線使用。

    上排是舊圖示,下排是新圖示:

    Google 歷來就有產品團隊「養蠱」歷史,過去也因關閉 Inbox 等受喜愛的產品而遭用戶攻擊。不過新圖示在用戶和公司內部的風評之差,竟達到前所未見的程度。

    大量用戶在社群網路發表不滿。很多人抨擊新圖示的辨識度太低,瀏覽器開多分頁時,要花更多時間才能找到正確的分頁:

    你正在忙。你需要快速找到一封信件。(下面兩個設計)哪個更好?這套新圖示讓用戶體驗很差。

    統計 Google 殺死了哪些產品的名網站 Killedbygoogle.com,官方 Twitter 也推文下面這張哏圖,表示大家實際看到的圖示,和 Google 以為大家看到的可能不太一樣:

    Google 以為自己把品牌四色套到圖示上,但其實用戶看到的是一堆顏色相同、樣式相近、難以分辨的圖案……

    Killdbygoogle 批評:

    Twitter 有個 Google 員工說這些顏色是(品牌)支柱。我明白。這滿藝術也挺酷的,你們也完成設計 brief 的要求。但我仍然認為,這些圖示缺少人性,不是為了效率,也不是為了用戶設計的。

    有意見的不只用戶,就連 Google 員工也對這套新圖示怨聲載道。

    有 Google 員工表示,Google 內網哏圖網站,有人發了一張網路流傳的新圖示難以辨識哏圖,配上一段文字,表示公司應「post-mortem」這次新圖示設計,獲得非常多讚。

    Post-mortem 字面翻譯就是驗屍,科技業的意思是事後修補失敗的產品、計畫、商業操作和行銷。言外之意,有相當多 Google 員工認為這次 logo 設計失敗,或至少不盡人意。

    一位員工說覺得這套新圖示「很不直覺,就是你沒辦法一眼看出是哪個 App」,用戶也有同樣想法。Twitter 網友 @JosVrbk 說:

    嘿 Google,如果你們再發起「帶孩子上班」活動,請別讓他們亂跑到 Gmail/行事曆/地圖的圖示設計團隊了。他們已成為彩色和塊狀組成的無法辨識的混亂。

    有人認為,對有視覺障礙的用戶來說,這套圖示非常反人類。

    Twitter 網友 @gieger 做了簡單測試,模糊處理 5 個新舊圖示。這樣就能明顯看出,新圖示的相似度實在太高,不是很高明、很有包容性的設計。其實不只視覺模糊的用戶,普通用戶正常使用──就是瀏覽器開十幾個分頁──掃過這些圖示小尺寸 favicon 的效果也差不多。

    如果圖示差別夠明顯,用戶就能更快找到要用的程式。但現在用戶需要更仔細檢視每個圖示,再想一下,才能確定是不是自己要的 Google 產品。因為這些圖示顏色完全一樣,且 Google 品牌的顏色新圖示全都有,只是形狀有些微差別(都是由透明四色線條組成的方形),非常不直覺。

    而用戶最常跟圖示打交道的場景,都是較小尺寸:瀏覽器 favicon,或手機 App 抽屜/檔案夾。一般來說,在小尺寸下,用戶對顏色的辨識度會比形狀更高,所以這套新圖示容易讓人混淆。

    以前圖示顏色和擬物性有夠大差別:Gmail 紅白相間,並至少保留一點信封意味;Docs 是藍色,一看就是檔案的樣子;Google Hangouts(現在又改名成 Google Meet 了)是攝影機,加上藍綠色對話氣泡底。

    相比之下,新圖示配色一致(相信也是新設計的主要目標),但樣式比過去抽象多了。

    有設計師用戶從專業角度指出,這套新圖示更讓設計師感覺被冒犯,在於不同產品圖示大小和線條粗細都不一樣,且顏色太多了。

    TechCrunch 批評新圖示的文章還指出一個設計問題:相同寬度不同顏色的線條在同樣的白底上,人眼看去的明顯程度不一樣,且都使用相同配色,結果就是人眼掠過圖示時,會感覺每個圖示都有明顯的 L 型轉角──這對人眼來說會成為視覺線索,當每個圖示都有相似線索,會更容易混淆。

    正如以下用戶所言:明明沒有壞,還非要修。

    (本文由 品玩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Google Cloud)

    延伸閱讀:

    • G Suite 升級更名「Google Workspace」,帶來全新品牌識別與功能

    文章看完覺得有幫助,何不給我們一個鼓勵

    請我們喝杯咖啡 icon-coffee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元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
    取消 確認

    從這裡可透過《Google 新聞》追蹤 TechNews

    Google News

    科技新知,時時更新

    科技新報粉絲團科技新報粉絲團 加入好友加入好友 訂閱免費電子報訂閱免費電子報

    關鍵字: Google , Icon , logo , 圖示 , 產品圖示

    Post navigation

    ← 遊戲商 Capcom 大批資料遭駭,明年營運恐受挫 Moderna 疫苗 94.5% 有效,道瓊聞訊刷新歷史收盤高 →
    • 我們偵測
      到您有啟用
      AD Block
    • 請您暫停使用AD Block,以支持我們持續能提供更多新聞資訊與優質的閱讀環境。
    • 新報特企
    • 焦點動態
    • 系列專題

    VIP 全預觀

    AI 與量子運算融合啟動全球算力新紀元
    AI 與量子運算融合啟動全球算力新紀元
    量子電腦突破猛進,算力加速膨脹下資安危機浮現
    量子電腦突破猛進,算力加速膨脹下資安危機浮現
    福斯子公司 MOIA 提出商用自駕車一站式解決方案
    福斯子公司 MOIA 提出商用自駕車一站式解決方案
    美國電池新創突圍:固態技術革新與供應鏈重構,引領能源戰略新局
    美國電池新創突圍:固態技術革新與供應鏈重構,引領能源戰略新局
    中國智慧手機品牌 5G 旗艦 SoC 平台布局
    中國智慧手機品牌 5G 旗艦 SoC 平台布局
    • 本週熱門
    • 當年痛毆台灣電子業,如今步入懸崖邊:三星「滅台計畫」遭反噬?
    • 太陽能是「骯髒」產業,研究揭露七大腐敗內幕
    • 光陽柯俊斌接任董事長首秀:電動機車戰略大轉彎
    • 寧讓台積電兩三年內獨大,為何陳立武決定放棄 Intel 18A 轉攻 14A?
    • 微型核反應爐上路,一台卡車就能載著走!
    • 三星德州泰勒廠傳找不到客戶、延遲完工 ASML 摔
    • 三星下令,半年內 2 奈米良率要追上台積電達 60%
    • 全球近 7,000 座水壩蓄水龐大,使地球極點位移 1.1 公尺

    財訊快報

    • 瀚宇博6月營收月減6.1%
    • 眾達-KY6月營收7,612.80 萬元
    • 宜特6月營收月增12.5%
    • 台灣大6月營收月增2.7%
    • 聯發科6月營收月增24.9%
    • 中華電6月營收月增3.4%
    • 漢唐6月營收月增16.3%
    • 康控-KY6月營收月增8.4%
    • 遠傳6月營收月減0.6%
    • 志超6月營收14.03 億元
    更多>>

    編輯精選

    • [ 分析 ]為何 AI 伺服器需要「高壓直流 HVDC」?一場資料中心電力架構的大升級正在發生
    • [ 專題 ]從製造強國力拚「機器人帝國」:中國如何掌握人形機器人話語權?
    • [ 專題 ]中國低價機器人大軍壓境!美國能否靠「AI 大腦」奮力一搏,守住機器人大夢?
    • [ 專題 ]人口老化衝擊勞動市場,機器人成為企業「補位戰力」
    • [ 分析 ]三星 2 奈米代工夢碎!傳高通剔除名單,由台積獨吞旗艦大單
    • [ 獨家 ]大聯大整併四大事業群,詮鼎與世平接棒集團重心
    • [ 專欄 ]川普關稅的不確定性,是聯準會維持利率不變的重要推手
    • [ 專訪 ]NVIDIA CPO 隱藏夥伴?英特磊用 MBE 高階磊晶卡位 AI 光通訊爆發

    FB 粉絲團

    • 我的最愛

      趕快加入最愛頁面

    • Facebook

      成為我們的小粉絲

    • RSS

      即時更新新知

    相關連結

    • Facebook

    功能

    • 文章 RSS 訂閱
    • 迴響 RSS 訂閱

    © 2013-2025 TechNew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關於我們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與授權轉載

    premium_alert_img01

    登入裝置已達上限

    親愛的會員,

    您的帳戶已經在其他裝置進行登入,於是系統將自動把您的帳戶登出本裝置。

    • premium_alert_icon01若需要繼續瀏覽網站,請 重新登入 網站
    • premium_alert_icon02若非您本人的操作,為保障您的帳戶安全,請您儘快至會員中心 修改密碼
    請您暫停使用AD Block,以支持我們持續能提供更多新聞資訊與優質的閱讀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