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趨勢》Meta 年度重點事件回顧:吹哨人掀危機、宣示發展 Metaverse,下一步怎麼走?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1 年 12 月 29 日 10:00 | 分類 Facebook , 元宇宙 , 數位廣告 Telegram share ! follow us in feedly
關鍵趨勢》Meta 年度重點事件回顧:吹哨人掀危機、宣示發展 Metaverse,下一步怎麼走?


現在的社交媒體五花八門,或許大家已不再是每天睡醒睜眼第一件事就是打開 Facebook,但 Facebook 仍是台灣多數人主要線上交流的媒介,若再加上同公司旗下的 Instagram,2 大服務可說是占據人們雙眼不少時間。擁有這些服務的 Meta 今年或許可說是好壞參半,筆者將帶大家回顧 2021 年 Meta 的重點事件。

內部文件流出引爆危機

爆發 Meta 一連串爭議的關鍵人物是 Facebook 前產品經理 Frances Haugen,她 10 月份接受美國電視節目採訪,坦承自己就是將 Meta 內部文件交由華爾街日報進行調查報導的人,意圖指控 Facebook 為讓活躍用戶使用,在高層主管知情的情況下放寬各項資訊的事實查核機制,改變演算法而讓用戶更容易接收含煽動性以及假消息等貼文內容;此外,內部文件還披露如 Instagram 危害青少女心理健康的研究,甚至造成部分的人有自殺傾向,卻故意淡化負面影響。

Meta 內部還存在一項被稱為 XCheck 的計畫,允許知名人士、政治人物、運動員、記者等發布他們想說的任何內容,免於典型的審查過程。據悉在 2020 年 XCheck 計畫保護了 580 萬人,像是熱衷在社群平台發文引起激烈討論的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就是其中一人,被保護的人士僅 10% 的貼文內容才會審查,此舉則破壞了整個 Facebook 平台的遊戲規則。

雖然從財報所公布的營運數據仍有成長,然而內部文件卻早已揭露 Facebook 年輕用戶數大幅下滑,像是自 2019 年以來,Facebook App 於美國的青少年用戶數下降 13%,預計未來 2 年將下降至 45%,遠遠不及 TikTok 等後起之秀,必定讓內部團隊相當緊張。

▲ Frances Haugen 出席聯邦參議院聽證會發表聲明。

推出 Facebook 至今已有 17 年的時間了,用用多多少少能感受到這個社交媒體不再那麼有趣,Frances Haugen 的種種爆料則使 Meta 再一次身陷重大危機,揭穿背後種種問題。這也是為何這家公司在爭議爆發後更改公司名稱為「Meta」時,頻遭質疑動機是為轉移用戶與投資人對於這些爭議的注意力。

假消息、隱私新制等問題未解

假消息、仇恨言輪頻傳仍是 Meta 需要面對的重大問題,如何運用 AI、機器學習以及人工審查有效防止、同時不會過度限縮造成言論審查糾紛,尤其是在政治和公共議題上,都為 Meta 增添極大壓力,甚至加深監管機構各項調查。

除此之外,蘋果在今年提出的「App 追蹤透明度」(App Tracking Transparency,ATT)的隱私新制,加大廣告定位的阻力,因為直接影響 Meta 的廣告收入而讓大動作反彈。為此 Meta 已在重新建構其廣告定位並且更新系統,收集更少數據的方式來為客戶提供廣告服務,但是這個過程同樣需要幾年時間,Meta 官方則不斷向投資人溝通隱私新制恐使廣告收入成長趨緩,可以預期未來幾年仍會針對廣告系統進行大幅調整。

(Source:蘋果

祖克柏宣示發展元宇宙

儘管 Facebook 各式各樣的爭議從未停過,但在今年創辦人暨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登高一呼,宣示發展各界通稱「元宇宙」的 Metaverse,就此引爆一系列話題,元宇宙這個詞也迅速攻占各大媒體版面,他也表示公司更名其實是為發展 Metaverse。

談到 Metaverse 的概念,最早是在知名科幻小說《潰雪》(Snow Crash)中出現,大家容易想到 2018 年上映的電影「一級玩家」(Ready Player One),劇情描述人們為了逃避現實世界的混亂而投入虛擬的網路遊戲「綠洲」(OASIS),主角從中發現隱藏線索,最終通過考驗贏得綠洲的擁有權。電影情節有著各式各樣不同於現今的虛擬體驗方式,可自由在各種數位場景移動,不變的是虛擬世界的人們同樣擁有情緒、生活方式,保有人與人之間緊密連結的關係,所以由從社群媒體起家、全球超過 29 億月活躍用戶的 Meta 帶頭投入不難理解。

Meta 則定義 Metaverse 將是虛擬空間,可在這當中與不在同一物理空間的其他人探索事物,可以與他人一同工作、學習、玩樂、購物等等,人們則可以為 Metaverse 建立現實世界的虛擬替身在此活動。

(Source:Freepik

未來 Metaverse 不只「一級玩家」所呈現的那樣,它充滿著更多想像空間。在今年 Facebook Connect 2021 大會上,祖克柏一一暢談對於 Metaverse 的初步願景以及計畫。其中像是發展 Horizon 平台的「Horizon Worlds」,透過操作如 Oculus Quest 2 的 VR 裝置,能夠進入 VR 空間一同娛樂、工作。此外,Meta 更計劃開發一項全新的 Project Cambria,是比 Oculus Quest 系列功能更高階、價格更昂貴的 VR 裝置,可完整發揮開發者運用 Meta Presence Platform 所設計的應用服務,體驗感受將更豐富深刻。除了軟體方面,連結 Metaverse 的硬體裝置同樣引發關注,甚至不少 VR 裝置、晶片、聯網裝置等與 Metaverse 相關的題材股價飆升反應這波熱度。

目前觀察 Metaverse 初步發展創造的商機,Meta 先歸納出商務與娛樂 2 大方向:在既有的電商基礎上,Metaverse 可為買家和賣家帶來新機會,像是想像在 Instagram 商店裡呈現更加真實、立體以及更多細節的商品;另一方面,不只在 Facebook 舉辦付費線上活動,未來甚至採取混合實境活動體驗,比方說觀賞同一場演唱會時,有人是親自到場參加演唱會、也有人是透過 Metaverse 虛擬加入,兩者體驗皆不打折扣。除此之外,外界也嗅到加密貨幣、NFT 等對於發展 Metaverse 的需求,提前布局炒熱一波熱潮。

Metaverse 成了 Meta 未來發展主軸,筆者對此相當期待卻也有些擔憂,除了創新技術應用以外,群體世界無法避免的還有治理、政治、法律、文化等課題,加上 Metaverse 恐怕也無國界之分、抑或未來出現新的國界定義,無法直接在 Metaverse 全數沿用現實世界的規則,這都需要以人為核心、眾人投入時間一一建構新的規範,而且不因忙於開發技術而被忽略。我們在關注技術發展的同時,不妨也一同思考建構虛擬世界所需面對的議題。

雖然看好 Metaverse 的未來願景,但祖克柏坦言發展 Metaverse 仍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並非一蹴可幾,更是需要如生態系夥伴、創作者以及一般用戶的加入,不光只有 Meta 一家公司就能達成,才有機會讓 Metaverse 蓬勃發展。

(首圖來源:Mark Zuckerberg 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