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垃圾我的家,研究:章魚也拿垃圾當棲身之所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4 月 03 日 0:00 | 分類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你的垃圾我的家,研究:章魚也拿垃圾當棲身之所


歷來人們看過不少寄居蟹把人類製造的垃圾當成家的照片,但巴西科學家最新研究,章魚也有出現類似行為。

章魚也把垃圾當家

一直以來,人們都知道寄居蟹會把人類亂丟的垃圾當成家,以此保護自己。然而,近期巴西研究顯示,這種行為早就不是寄居蟹專利,章魚也會有類似行為,會將塑膠瓶、玻璃瓶等海洋垃圾當成棲身之所,甚至是產卵的地方。

貝殼太少,垃圾太多 章魚選擇有限

「我們認為,這個現象與海洋充斥大量人為垃圾有關」,主導這次研究的巴西里奧格蘭德聯邦大學(Federal University of Rio Grande)水下攝影師普羅伊蒂(Maira Proietti)說道:「章魚用垃圾、而非用海洋日漸稀少的貝殼保護自己的現象越來越普及了。」

▲ 邊蛸通常會帶著貝殼、椰子殼等物品在海底四處移動,可是當這類天然資源減少、人為垃圾漸漸增加後,邊蛸帶著走的「家」也悄悄換成了海洋垃圾。影片為帶著塑膠瓶在海底移動的各種章魚。

全球網友來幫忙,玻璃瓶、塑膠瓶成章魚首選

科學家共從社群平台蒐集整整261張章魚把垃圾當成棲身之所的照片、影片當研究素材,大多數是一般民眾提供,少部分由海洋研究機構提供,照片拍攝地點遍及全球,有幾張甚至是水下機器人在地中海深處拍攝。

仔細分析後科學家發現,這261張素材共含24種章魚,章魚看上眼的垃圾五花八門,有玻璃瓶、塑膠製品、汽水鋁罐等,甚至嚴重鏽蝕的汽車電池。

但總體來說,最常被章魚當成家的垃圾仍以塑膠製品和玻璃瓶為大宗,261張照片有25%章魚把塑膠製品當家,40%章魚則選了玻璃瓶──科學家推測,這可能與玻璃瓶的質地與貝殼比較相近有關。

帶著垃圾海底「踩高蹺」

在這200餘張照片裡,有不少畫面令科學家十分震驚,其中一個就是邊蛸(Amphioctopus marginatus)帶著垃圾在海底「踩高蹺」(stilt walking)的畫面。先前研究發現,邊蛸通常會用貝殼、椰子殼之類東西蓋住頭部或身體,再從殼底下伸出觸角四處移動。可是這次研究,邊蛸帶著走的並非貝殼,而是人類丟棄的垃圾。

同樣讓科學家震驚的是,近期學界新發現的巴西侏儒章魚(Paroctopus cthulu)完全沒有使用貝殼等天然物品棲身之所的紀錄──全是像啤酒罐之類的海洋垃圾。

污染嚴重不說,挑錯「家」不利生態

普羅伊蒂認為,往好處想,這個現象至少代表了章魚有能力適應環境變化,「當海洋中天然的貝殼減少,這些章魚至少找到了一些人工替代品,足以保護自己,免於落入天敵之口。」但往壞處想,這個現象一點都不妙。

研究團隊指出,這個現象除了突顯嚴重海洋垃圾問題,挑到不適合的垃圾,反而會影響章魚健康,像是有鋒利破口玻璃瓶可能害章魚受傷,老舊汽車電池不僅對章魚有害,漏出來的化學物質還可能影響周遭生態。

▲ 有鑑於天然貝殼等物品越來越稀少,章魚只能拿人類棄置的鋁罐、玻璃瓶等垃圾當成棲身之所。(Source:論文

案例多=問題很嚴重?

雖然這份研究從另一層面揭示海洋垃圾問題的嚴重性,但加拿大貴湖大學(University of Guelph)生物哲學家林奎斯特(Stefan Linquist)指出,缺乏對照組這點是這研究稍微美中不足的地方,因為如果有其他生物當對照組,科學家就能更全面檢視「拿垃圾當家」到底是僅限章魚的行為,或許多生物都有的行為。

「理想上,你會希望有個也會拿垃圾當棲身之所的生物當對照組。這樣一來,我們就可大略知道章魚有多依賴這些海洋垃圾。可惜就目前而言,我們並沒有可供比較的對象。」林奎斯特說。

再者,林奎斯特也指出雖然科學家蒐集到很多章魚拿垃圾當家的照片,但問題有多嚴重可能仍未知,照片數量多可能只是近年來水下攝影變得熱門後的結果。

有意找對照組,資源有限無法實踐

對於林奎斯特的疑慮,普羅斯蒂表示當初研究團隊其實有意要尋找對照組,可惜蒐集、整理、徵求照片授權就耗費研究成員大量心力,使他們難以再多花資源到尋找對照組上。

至於林奎斯特提到的水下攝影興起、可能影響研究成果的問題,普羅拉蒂表示確實無法排除這種可能,因此特別提醒論文讀者。

科學家:人類已經遇上大麻煩

但就她個人而言,普羅拉蒂仍覺得看到的一切,已證實人們遇到麻煩了。

「很不幸的,我們身處巨大的環境危機,不只氣候變遷,還包括令人非常擔憂的海洋垃圾污染問題。」普羅拉蒂總結:「我們必須停止增加污染源,並盡快清除海洋垃圾,因為隨著時間過去,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

(本文由 地球圖輯隊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Katieleeosborne,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