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導體驗證分析廠宜特科技(股票代號:3289)2022 年 5 月合併營收約為新臺幣 3.09 億元,較上月增加 8.5%,較去年同期增加 16.69%,宜特 5 月營收,創下歷史新高(扣除已出售之宜特(上海)子公司)(註一)。成長動能主要來自於消費性 IC 轉車用 IC 驗證需求、先進製程研發開案、台元新廠擴廠效應展現等三大因素,帶動宜特故障分析(FA)、可靠度驗證(RA)、材料分析(MA)驗證分析委案量同步上揚。
儘管全球總體經濟受俄烏戰爭、中國新冠疫情復燃的不確定性影響,推升通膨高漲,衝擊消費性產品需求,包括智慧型手機、PC、Tablet 等需求減緩,全球終端消費能力有減弱跡象,不過對於宜特而言未有太大影響。原因在於,驗證分析行業,不受終端產品銷售量多寡影響,而在於客戶研發開案的數量、種類與複雜度。
宜特觀察發現,雖然消費性產品需求減弱,但包括高效能運算(HPC)、車用晶片等新興應用需求仍持續擴大,越來越多消 費性 IC 設計業者轉作車用晶片,全面增加車用研發開案比重,而車用晶片需要測試的項目、樣品數量,皆比消費性晶片多且嚴苛,驗證分析需求大幅提升,挹注營運表現。
宜特進一步指出,宜特台元廠自農曆年後啟用後,驗證分析產能擴充,服務能量與市場競爭力提升,就近服務當地相關IC設計業者,擴廠效應近期展現,挹注五月營收貢獻。
此外,多家國際晶片大廠看好台灣半導體群聚效應所展現的強大競爭力,擴大在台設立研發中心,吸引更多國際半導體設備相關業者同步跟進來台布局,就近服務,不僅帶動國際客戶驗證分析委案量上揚,而先進製程投入初期的良率亦需克服,相關設備商就近在台進行材料分析(MA)驗證設備品質的需求也大幅上升,而宜特材料分析(MA)品質近期持續獲得大廠認可,也同步推升委案量。
隨著國際晶片大廠、終端品牌大廠大量委案持續湧進,宜特接單量亦不斷創高,展望後市整體營運表現樂觀看待。
註一:宜特自 2019 年 12 月開始,宜特(上海)子公司股權轉正式移蘇試試驗集團,因此宜特(上海)已不併入宜特整體合併營收;本文呈現數字比較基礎,依照會計準則,為扣除已出售之宜特(上海)子公司營收
(圖片來源:宜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