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 年賈伯斯從牛皮紙袋取出 MacBook Air,便與「輕薄」這形容詞綁在一起。楔形鋁製一體式機身,也成為 MacBook Air 系列最強設計語言。14 年後,搭載 M2 晶片的 MacBook Air 徹底告別傳統設計,改用與新 MacBook Pro 類似的扁平設計。
這也是 MacBook Air 系列改動最大的一次,但萬變不離其宗,Air 仍是輕薄便攜的代名詞。新 MacBook Air 有 11.3 公釐均一厚度,比 iPhone 2G(11.6 公釐)還薄。
▲ 左:iPhone 2G,右:MacBook Air(M2)。
不僅如此,新 MacBook Air 螢幕尺寸也到 13.6 吋,微小的尺寸提升,不意外應是改用「瀏海」螢幕的後果,實際體驗與傳統 13 吋筆電差別不大。如果想要大螢幕 Mac,依舊只有 MacBook Pro 16 可選。
新 MacBook Air 發表前後,無論顯示器供應鏈顧問公司 DSCC、天風國際證券郭明錤、還是彭博社都根據自己消息來源表示,MacBook Air 產品線會分出 15 吋全新大螢幕種類。不只 MacBook Air,iPad 尺寸也會上探 14.1 吋,且未來不排除有更大「摺疊」版 iPad 出現。
蘋果「電腦」螢幕一直變大
照蘋果定位,個人電腦有兩條分支,一是傳統 MacBook,二是 iPad。iPad 剛出現時是 3.5 吋 iPhone 和 13 吋 MacBook 中間的補充,9.7 吋就是黃金尺寸。但隨著 Plus 版 iPhone 出現,不斷壓擠 iPad 空間,以前的「補位」更失去意義。
娛樂取向 iPad 的過長生命週期,也降低人們升級換代的意願。隨著 A 系列晶片性能崛起,iPad Pro 橫空出世,螢幕也一舉升到 12.9 吋。iPad Pro 再也不用補位,而是扶持為下一代個人電腦。
2016 年蘋果宣布停產 11 吋 MacBook Air,13 吋 MacBook Air 成為 Mac 入門產品。轉向 M 晶片前,蘋果就將 MacBook Pro 螢幕加到 16 吋。之後全新設計 MacBook Pro 系列螢幕升到 14.2 與 16.2 吋。
即使拋開「瀏海」窄邊框螢幕的額外尺寸福利,新 MacBook Pro 仍為了大螢幕妥協。蘋果產品序列「大螢幕」幾乎是 Pro 系列的標誌,iPad Pro 最大尺寸為 12.9 吋,MacBook Pro 最大尺寸 16.2 吋。更大螢幕無疑讓多任務、多線工作有更多空間。
剛公布的 iPadOS 16 與 macOS Ventura 新系統「幕前調度」功能,無疑也需要更大螢幕配合。即便 14 吋 MacBook Pro「幕前調度」仍顯侷促,螢幕還是不夠大,更別說 iPad Pro 11 體驗。更大螢幕已成必需。
▲「幕前調度」無疑占用大部分螢幕。
「大螢幕」不再與 Pro 掛鉤
蘋果非 Pro 產品,最大螢幕不過 13 吋,倘若只想要「大螢幕」,只能咬牙買 Pro 等級,還需忍受不輕薄及為不需要的性能付費。15 吋 MacBook Air 出現各路「傳聞」時,無論 The Verge 還是 9to5Mac 評論區,許多使用者都歡呼「Yes!」了。
大螢幕非 Pro 的 MacBook 本質上就是市場細分,擴充單一產品線,滿足更多使用者需求。大螢幕 MacBook Air 契合需大螢幕和輕薄兩個需求,且相對 Pro 更「便宜」。
M2 MacBook Air 推出後,很多人都覺得價格模棱兩可,猶豫是否加價直上 Pro,新 MacBook Air 似乎有點「價格基準點」之意。大螢幕 MacBook Air 縱使可能售價更高,但極可能成為切中痛點的產品。平板電腦 14.1 吋產品也極有可能出現非 Pro 系列。「大螢幕」就是賣點之一,與 11 吋 iPad 形成雙線。
不斷細分產品,與 iPhone 一代分四支類似,都是為了促進銷量與提升市占率。大螢幕優勢顯而易見,脫離 Pro 後,幾乎就是提升銷量的王牌。
大螢幕蘋果設備,是提升銷量的密碼
iPhone 6 系列一直保持蘋果銷量之王紀錄,陸續賣出 2.2 億支。大螢幕 iPhone 6 Plus 出貨占 60%,超過小螢幕 iPhone 6,成為中堅力量,之後的大螢幕 iPhone 也一直是出貨主力,縱使分成 Pro 和非 Pro 款,出貨主力依舊是大螢幕那邊。
甚至今年 iPhone 14 系列會取消 mini,增加一款類似 Pro Max 的大螢幕 iPhone,看中的便是「大螢幕」的魔力。
▲ 坊間數位算圖模擬,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近來各大廠商提前入局的「摺疊螢幕」,某角度來說也是超大螢幕設備,最吸引人的也是大尺寸螢幕。相對產品線清晰的 iPhone 來說,Mac 或 iPad 仍處於全面轉向 M 晶片的過程。
▲ 大還要更大的 iPad 渲染圖。(Source:9to5Mac)
Mac 全新設計風格已確定,iPad 或許下半年也會更新。憑著不斷細分市場的iPhone,讓蘋果有極高市占率,反觀 Mac 或 iPad 仍有提升空間。
▲ Mac 仍是小眾選擇。(Source:Counterpoint Research)
第一季全球 PC 出貨量下滑 4.3%,MacBook 銷量卻逆勢上漲 8%,全是由於 M1 MacBook 的差異化,Counterpoint Research 說。但 MacBook 雖成績亮眼,但只占整體電腦市場 7.1% 市占率,仍是小眾。同樣平板電腦市場第一季萎縮 3.9%,iPad 雖占 31.5%,但與 2021 年同期相比,與大環境一起下滑 4.6%,與第二名三星 Galaxy Tab 差距縮小中。
▲ iPad 優勢正在縮小。(Source:IDC)
M 晶片紅利正在消失,隨著 M2 出現的新設計、新尺寸及細分需求定位,是蘋果為了更高銷量和更大市占率的主動變化。如同 iPhone 6 系列,蘋果也希望透過「大螢幕」粗暴簡單的變化,贏得更多消費者青睞,取得更大市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