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上陣,美軍四艘無人艦參加 RIMPAC 演習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7 月 27 日 11:54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無人機 , 自動化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首次上陣,美軍四艘無人艦參加 RIMPAC 演習


近日美軍與盟國進行中的環太平洋軍事演習期間,首次出現開發中的兩種構型無人艦參與演習,在艦隊中負責運輸、偵查並進行各項測試,讓美軍朝新式「分散式海上作戰」戰略更進一步。

隨著中俄各種反艦、防空和極音速飛彈的發展,美軍開始思考現有艦隊依賴的航空母艦和神盾防空系統,在未來大洋戰場遭突破的可能。

為了避免大型戰艦受創後整支艦隊失去反擊能力,美軍構想就是盡可能讓更多船艦都有攻擊力,連以往不具威脅性的補給艦、運輸艦甚至商用船隻,都有能力突擊,以分散敵方艦隊火力,提高生存性。

透過指揮艦或空中預警機引導,幽靈艦隊霸主及其他運輸艦、商用船都可獲得目標方位航速等資料並發射飛彈,達到「A 射 B 導」攻擊模式,無人艦隊和其他船艦不需自行尋找目標,降低遭先手攻擊的機率。

這種「分散式海上作戰」模式,即為美國海軍面對中國解放軍長期發展反介入/區域拒止(Anti-Access/Aera Denial,A2/AD)戰略的回應。

目前美軍開發中的無人艦(Unmanned Surfaced Vehicles,USV)共有兩款,一是由國防部戰略能力辦公室(Strategic Capabilities Office)與 Vigor Industrial 公司開發的「幽靈艦隊霸主」(Ghost Fleet Overlord)計畫,目前共有「遊騎兵號」(USV Ranger)和「遊牧民號」(USV Nomad)兩艘測試艦。

此外還有 DARPA 與 Vigor Industrial 公司合作開發的「中型排水量無人水面載具」(Medium Displacement Unmanned Surface Vehicle,MDUSV)計畫,同樣有「海獵人號」(Sea Hunter)和「海鷹號」(Seahawk)兩艘測試艦。

與傳統構型的幽靈艦隊霸主無人艦不同,MDUSV 採三船體設計,有更優異的抗翻覆和穩定性,艦身長 40 公尺、排水量 145 噸、最高航速可達 27 節、最大航程為 19,000 公里,並可在無補給狀態下持續執行任務達 30~90 天。

在任務定位上,幽靈艦隊霸主去年曾經試射過標準六型飛彈,取向偏防空和制海,而 MDUSV 則是 DARPA 反潛無人艦的實驗計畫。

不過由於兩種構型都仍在測試階段,因此本次環太平洋(RIMPAC)軍演中,四艘無人艦主要以編隊航行、運輸、偵查等任務為主,為海軍和開發單位提供大量測試數據。

在 RIMPAC 中負責測試的海軍無人海上系統計畫辦公室(Unmanned Maritime Systems program office)主任索爾斯上校(Scot Searles)表示,四艘無人艦在目前的測試項目中都相當順利,表示兩款無人艦開發計畫進度都大有斬獲。

未來無人艦將成為美軍在西太平洋作戰時的主要角色之一,配備反艦、反潛、防空和攻陸飛彈的無人艦,將在戰爭爆發時於第一線處理最危險的任務,減少人員傷亡。

(首圖來源:Department of Def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