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來更多零碳技術,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明日登場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10 月 18 日 17:50 | 分類 太陽能 , 能源科技 , 電力儲存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帶來更多零碳技術,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明日登場


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Energy Taiwan)將於明(19)日登場,新增「台灣國際多元創能展」、「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全新展覽,納入更廣泛且全面的零碳能源,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高仙桂在展前記者會指出,透過更多新興科技研發,才能實現 2050 年淨零轉型,預計政府也將在年底提出 12 項關鍵戰略具體執行內容。

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將於明日於南港展覽館一館正式登場,除「太陽光電」、「風力能源」、「智慧儲能」等再生能源發電主力外,更新增「台灣國際多元創能展」及「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兩大全新展覽,共展出 1,000 個攤位,展覽規模成長 40%、創下歷年新高,預計吸引萬名業者齊聚交流。

目前淨零轉型有三大驅動力,包括淨零碳排法制化、企業供應鏈脫碳以及綠色金融蔚為風潮。高仙桂指出,今年初國發會已公布台灣 2050 淨零排放路徑的四大轉型策略與兩大治理基礎,預計將於今年底公佈十二項關鍵戰略具體執行內容,也期許藉由碳中和聯盟、大企業帶領供應鏈等以大帶小措施與國營事業領先示範等,公私協力推淨零。

台灣電力公司副總經理徐造華指出,淨零永續將開啓電業新時代,穩定供電、節能減碳、成本合理化是台電追求的目標,透過供電端、電網端、需求端等三個面向,由低碳、減碳循序漸進地走向零碳未來。

聯合再生能源太陽能事業總經理沈維鈞指出太陽能廠商有需多發展機會,包括美國推出的削減通膨法案、歐洲 Fit for 55、企業淨零 RE100、供應鏈在地化趨勢、碳稅以及太陽能有機會成為碳稅的減稅項目等等,但受到全球升息影響、原物料飆升、政策導向的能源發展以及製造與人力成本增加,相對應挑戰也不少。

沈維鈞表示,全球太陽能裝置量持續成長,台灣也是中國以外全球第二大的太陽能生產國家,若能克服土地、饋線許可擴大產能,期待 2023-2025 年每年裝置量可以達到 3GW,至於在政策面,政府也須嚴格把關第三地進口的產地識別、鼓勵在地製造提升 VPC。

未來太陽能搭配儲能系統也是發展重點,可有效降低再生能源滲透率上升的電網衝擊,台達電子能源系統解決方案事業處資深處長艾祖華則表示,再生能源與儲能結合,不僅能讓太陽光電輸出平滑化、穩定電網,也能讓新建案場充分利用土地與饋線,既有案場可縮短回收年限,創造再生能源業者、儲能業者、台電與社會成本四贏,儲能產業可望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新綠盾。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