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論是不小心把塑膠當成食物,還是過濾海水時不小心吞入,海洋動物們總是會不經意間攝取塑膠製品,那麼身為濾食性動物,藍鯨每天吃下多少塑膠?
藍鯨吃飯的方式,就是張開嘴、從海水過濾出食物再吞下,美國研究指出,藍鯨每天吃下 1,000 萬片塑膠,罪魁禍首不是海水,而是磷蝦。
這項研究建立在十多年的資料收集與分析上,透過無人機觀察、非侵入式標籤、鯨魚覓食區域和磷蝦聚集地等,最後團隊將這些訊息與加州海岸的微塑膠測量值結合起來,他們發現,鯨魚活動範圍在水下 50~250 公尺處,這也是海中微塑膠密度最高的地方。
史丹佛大學海洋生物學家 Matthew Savoca 表示,雖然說藍鯨是個大傢伙,但其實牠們在食物鏈的位置比想像中還要低,所以會有那麼多的微塑膠,就是「磷蝦吃塑膠,鯨魚吃磷蝦」,預估藍鯨每天吃下大約 1,000 萬片塑膠碎片,大約就是 45 公斤。
同時團隊還研究座頭鯨、長鬚鯨攝入塑膠微粒情況。座頭鯨平均身長約 15 公尺,大約是藍鯨的一半,主要以鯡魚和鳳尾魚為食,每天攝入約 20 萬片微塑膠;長鬚鯨的菜單則同時包括磷蝦和魚,估計每天要攝入 1,000 萬片微塑膠,大約是 43.5 公斤。
研究主要作者 Shirel Kahane-Rapport 認為,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了解微塑膠對磷蝦、魚的影響,牠們會不會因為吃到塑膠而有飽足感,最終讓原本以磷蝦油聞名的磷蝦變得沒有那麼營養,或是讓魚兒消瘦沒那麼肥美。
Kahane-Rapport 認為,若有滿滿的食物卻沒有一絲營養成分,那鯨魚等於是在吃垃圾食物浪費時間。因此團隊下一步要了解微塑膠對磷蝦、魚的影響。
- Study finds blue whales eat some 10 million microplastic particles a day
- How much microplastic do whales eat? Up to 10 million pieces per day, Stanford research finds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