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拉高地緣政治風險,苦了台灣卻爽了越南?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11 月 20 日 10:00 | 分類 國際貿易 , 零組件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美國拉高地緣政治風險,苦了台灣卻爽了越南?


2022 年,全球受到「新冠疫情」、「美國通膨升息」、「俄烏戰爭」等黑天鵝影響,經濟重創,外商投資更是少之又少,唯獨越南異軍突起、一枝獨秀。然而,這竟然是拜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所賜,她力挺台灣民主的結果是,台灣未蒙其利先受其害,電子業已被要求分散製造風險,紛紛前往越南擴廠。

近幾年受美中貿易戰影響,台灣鮭魚返鄉的成果豐碩,尤其是電子業。根據台灣經濟研究院的調查指出,2019~2021年,回台投資金額高達7,619億元,79.23%為電子資訊業,其中又以電子組件業最多、占近六成,再來是電腦、電子產品、光學製品業。

但今年8月2日,裴洛西來台訪問,卻意外掀起第四次台海危機,拉高地緣政治的風險。今年第三季,已有電子業被品牌商要求分散基地。讓台灣好不容易迎來的返鄉投資潮,又得重啟外移的腳步。

▲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引發台商出走潮。(Source:Flickr/LBJ Library CC BY 2.0)

雖然,從今年下半年起,電子業受到「重複下單」「美國通膨升息」「俄烏戰爭」等黑天鵝影響,訂單明顯衰退。但台商深知只要庫存去化、隨著美國10月通膨受到控制,全球景氣將陸續回升,訂單就會回籠。

「我們目前面臨到最大的問題不是訂單,而是第三季,品牌商明確要求一定要分散製造基地,必須提出具體的海外建廠及量產的計畫。」在電子業打滾20幾年的主管王煌達(化名)說。

品牌商擔心兩岸擦槍走火,要求台廠分散製造風險

不只王煌達,有些電子廠也接收到同樣訊息。

一位電子業的高階主管林炳耀(化名)說出真正原因,台灣民眾跟外國人看兩岸問題,天差地別。台灣民眾沒有太大的感覺,外國人卻非常緊張,因為從2020年以來,中國對新冠疫情的「清零」政策,造成全球供應鏈斷鏈,擔心將來一旦兩岸擦槍走火,恐再陷斷鏈危機,「尤其是兩岸全球占比較高的產業,例如扣件業也被要求到其他地區設廠,以分散製造風險。」

而東協10國當中,最受電子業者青睞的就是越南。

今年9月25日,台灣還未開放邊境,電電公會就首次組團到越南考察,共有10家、20位成員參與,受到越南政府熱烈歡迎,還派兩名成員隨團服務。總計六天行程,走訪九個省市、13個工業區,越南各省均卯足勁爭取投資機會。

越南政府更主動向台商招手。11月3日,越南投資部外人投資局、台越經濟文化教育發展協會──台越ICT產業合作推動委員會(簡稱台越ICT產業合作推動委員會)就與電電公會、越南駐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在台北舉辦ICT產業供應鏈聚落投資說明會,吸引百餘位電子業者參與。

這一推(國際品牌商要求)一拉(越南政府招商)之間,越南成為外人投資最火熱地區,幾乎各行各業都跑去考察。而最具潛力的投資者,正是電子業。

越南五大投資優勢,贏得電子業者青睞

為何電子業者會不約而同看好越南?

首先,越南積極與主要國家簽訂新一代的自由貿易協定(FTA),包括「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越南與歐盟自由貿易協定」(EVFTA),以及「區域全面經濟伙伴協定」(RCEP)等,對從事外銷的台廠非常有利。

其次是人口紅利。越南平均年齡僅32.5歲,2012年人口數8,900萬,截至今年11月15日,已超過一億大關。

第三,北越擁有電子業的製造優勢。由於電子業動輒要幾百、上千種零配件,缺一個就組裝不起來,所以供應鏈非常重要,目前除三星為主的中心衛星工廠,已建立完整的手機、資通訊產業聚落外,其餘,產業鏈未盡完善的電子業,可就近從200多公里遠的廣西、廣東進口所需物件,相對方便,又無關稅問題,不需再從台灣進口(未享有關稅優惠)。

第四,越南人的效率相比其他東協國家,性價比更高。

第五,越南的風土民情與台灣相似,台商、台幹更容易融入當地生活。

由於越南具有上述優點,當2018年7月6日,美國對34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商品課徵25%的額外關稅後,台灣電子業便首次較大規模進駐越南。有台廠動作很快,2019年先租廠房應急生產,同時搶建工廠,2020年2月就完工量產了。

今年下半年起,由於地緣政治風險日益增溫,電子業者再次被品牌商要求,採取「中國加一」(China Plus One)策略,因此掀起電子業第二波的越南投資潮。

▲ 東協10國最受電子業者青睞的就是越南。(Source:Flickr/Mack Male CC BY 2.0)

業者:2023年越南考察團一定絡繹不絕

不只電子業、其他傳產也急著到越南設廠。10月,胡志明市台灣商會名譽會長、越大建築公司總經理鄭文忠就行程滿檔。

專營蓋工廠的他,原本2019年底幫台灣四家廠商找好土地要安排考察,不料2020年初爆發疫情,只好暫緩。10月13日,台灣邊境開放後,四位台商就迫不亟待到越南考察;11月28日還要再去一趟、看其他工業區,希望年底就能定案,以便年後動土建廠。

「不只新投資者湧入越南,今年4、5月在當地的台商也開始擴廠。擴建跟新投資需求增大,我一直忙著帶客人,到處看工業區找地。」人在河內機場候機室的鄭文忠說,2023年到越南考察的投資人一定會絡繹不絕。

正因投資客愈來愈多,越南的工業用地已經漲過好幾波了。尤其是早期,台商聚集最多的平陽、同奈、隆安省等地,土地已相對稀缺,幾乎很難找到地了。而這幾個省分的工業用地,2008年一平方公尺才30美元,現在已漲到200美元,14年間漲了5.7倍。

「我2019年買地,短短兩年,每平方公尺從二位數美元變成三位數美元。」林炳耀說,土地漲價是事實,河內市區確實沒有土地了,但距離河內車程二至三小時的地方,還有工業區可以設廠。

電子業大量湧入越南,也讓製造業者憂心如焚,深怕電子業薪資較高,恐搶走既有工人。但王煌達說,越南人習慣就地上班,不太喜歡住宿舍,可以接受方圓20公里內騎機車上下班。沒有北飄、南飄問題,此時想進駐越南的傳產業者,不用太擔心人力的問題。

這三年來,一株新冠病毒徹底打亂全球的產業供應鏈;而裴洛西的訪台,又意外掀起第四次台海危機,電子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從台積電到美國設廠;鴻海、仁寶、和碩到越南擴廠,這些都僅是海外布局的一小步而已。

現今,國際情勢變化萬千,已非過去的經驗值可以應對,就如同8月裴洛西訪台事件,相信連美國也想不到,不僅沒幫上台灣,反而害苦了台灣,更意外讓越南受惠了。

「台廠只能緊盯局勢,增強競爭力,以因應不確定的年代。」王煌達說,台商會繼續發揮台灣人的韌性與硬頸精神。

(本文由 遠見雜誌 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