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署攜手 Google 開發糖尿病人工智慧,預測糖尿病及併發症風險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6 月 13 日 12:39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Google , 醫療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健保署攜手 Google 開發糖尿病人工智慧,預測糖尿病及併發症風險


除癌症外,台灣人最大疾病負擔即是慢性病,尤以糖尿病患者眾多,影響台灣超過 13% 成年人口,對醫療保健系統和整體社會帶來沉重負擔。健保署攜手 Google 展開新計畫,開發 「AI-on-DM」(AI on Diabetes Melitus,意即「糖尿病人工智慧」),提供糖尿病患者有效預測和管理併發症風險。

健保署及 Google Cloud、Google Health 在 13 日舉辦的 Google Cloud Summit Taipei 大會宣布,運用 Google Cloud 的 AI 技術、雲端運算和數據分析能力加上國衛院研究量能,共同開發 AI-on-DM。

具體來說,健保署採用 Google 一系列針對醫療保健產業微調的基礎模型 MedLM,並在 Vertex AI 平台建置、訓練及測試模型,以提供風險分級,目標是提前數年預測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併發症風險,使台灣多達 200 萬人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可有效預防、管理併發症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政府對於患者資料所設制的高規格安全性和法規要求,健保署模型所使用的所有資料和工作負載都經過匿名化處理,並儲存在 Google 位於彰化縣的本地資料中心,獨立出一區域儲存資料,不與其他資料混雜在一起。

一旦臨床醫師和研究人員確定健保署模型預測結果的完整性,這些資料可指導健保署將糖尿病患者轉介到醫療機構,並進行早期的醫療介入措施;透過與數位醫療解決方案連結的穿戴式裝置,醫師可主動監測並關懷患者,以提升醫療成效。

中央健保署署長石崇良點出合作計畫 3 個關鍵:一是資料收集上傳,包括臨床診斷資料(從 200 萬糖尿病患者著手)、檢驗資料(如 HbA1c 糖化血色素、血脂、膽固醇、腎功能等)以及大家醫計畫的生活型態資料(有關抽煙、喝酒、家族病史等),這些資料存在數據、文字、影像 3 種類型,必須先做資料清理以利模型訓練;二是國衛院扮演提供專業知識的重要角色;三是透過 Google Cloud 的技術快速回饋醫療第一線,協助醫護決策,同時讓患者有病識感。

石崇良預估,年底前將完成健保署推動的家醫大平台,健保署模型也將陸續完成訓練。

這項整合 AI 的計畫,未來可望進一步擴大改善台灣人「三高」問題(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同時有利於發展全新的數位照護模式。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