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時常嘲笑蘋果的新技術採用速度過慢,生成式 AI 技術已被許多科技公司炒過一輪輪,蘋果卻一路拖到今年 6 月才宣布 AI 技術。蘋果慢步調一直受外界批評,但近期許多競爭對手相繼宣布新專案失敗,特別是人工智慧與機器人領域,突顯蘋果慢步調的優勢。
稍早亞馬遜宣布停止開發商用版 Astro 機器人(Astro for Business),Astro for Business 才上市僅七個月,亞馬遜說購買 Astro for Business 的客戶可全額退款。
之前消息,蘋果開發自家機器人產品,不過照蘋果「祖傳」慢步調,準備好迎接黃金時段前,市場不會聽到新產品消息。雖然蘋果很慢,但試想如果像亞馬遜現在就推出機器人,半年後又宣布停售,服務直接變磚,也絕不是市場能接受的狀況。
不過亞馬遜並不是唯一匆忙推出產品又失敗的例子。
微軟原先希望透過 Copilot+ PC 與蘋果 Mac 較量,不斷宣導新電腦如何與人工智慧結合;結果代表性人工智慧功能「回想」(Recall)被許多安全專家評為資安災難,導致微軟退出功能改為選擇加入,最後又宣布無限期延後推出。
之前微軟不斷強調蘋果人工智慧領域落後。雖然蘋果某方面看起來落後競爭對手不少,不過宣布 Apple Intelligence(初期為 Beta 版,僅英文)時,仍然創造最好機會讓人工智慧領域再掀應用浪潮,且「可能不會」發生許多令人尷尬的 AI 應用失敗。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