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住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莫爾文(Malvern),且小孩就讀國中,今年初可能發現超過 20 名學校老師在 TikTok 上傳各種種族歧視、恐同或性暗示內容。
但這些內容統統不是老師真實想法,帳號也並非老師本人創立,而是學生假冒的。
超過20個老師假帳號
2月莫爾文大峽谷中學(Great Valley Middle School)西班牙文老師莫茨(Patrice Motz),被另一名老師警告,提醒他有些學生會假冒老師在TikTok創帳號。
莫茨首度註冊TikTok,很快發現他的名字帳號「@patrice.motz」,且上傳他與丈夫孩子在海邊度假的照片,文字以西班牙文寫著:「你喜歡撫摸兒童嗎?」「答案:是的。」
接下來大峽谷中學20多名老師、約占教職員四分之一,都發現TikTok有人假冒他們名字創帳號,而內容都是戀童癖暗示、種族歧視迷因、恐同言論,甚至影射與其他老師有性關係。甚至有數百名學生看過、評論或關注假帳號。
🚨🇺🇸TEACHERS TARGETED IN RACIST TIKTOK VIRAL POSTS
Great Valley Middle School 7th and 8th graders impersonated their teachers, posting disparaging, obscene, racist, and homophobic videos on TikTok.
The attack on their teachers is thought to be the first of its kind.
Becky… pic.twitter.com/grzOUN0V5r
— Mario Nawfal (@MarioNawfal) July 6, 2024
最大規模老師TikTok攻擊
調查後創帳號的為多名七、八年級學生,他們從學校官網、社群網站找到老師照片,或蒐集老師課堂用過的家庭照,剪貼加上文字,做成網路迷因。《紐約時報》指,這是美國首次中學生發起、針對教師的大規模TikTok攻擊事件。
《紐約時報》訪問時,莫茨回憶發現名字被冒用隔天,就有許多學生討論這些TikTok帳號。另一位受害老師尚恩(Shawn Whitelock)描述,走廊隨處可見學生竊竊私語,「我注意到一群學生拿著手機對著老師說:『TikTok』。」
尚恩發現名為「@shawn.whitelock」的TikTok帳號,發了一張他在教堂舉行婚禮的照片。他的妻子卻被裁掉,文字只提到某學生會成員,暗示尚恩是與學生結婚。此假帳號還留言:「我想撫摸你。」
另一個假老師帳號發了一張男女半裸躺在床上的照片,但頭是另兩名男老師。這些假老師帳號還會追蹤其他假帳號,在TikTok對話、互相調戲。
▲ 老師假帳號,學生會盜用老師照片,任意合成或加上文字。此為示意圖。(Source:Unsplash)
「像被學生狠踢一腳」
此事件不但造成校園混亂,也嚴重影響老師。尚恩說27年教職建立了認真教學的良好聲譽,「冒名者破壞我的名譽,還誹謗我和家人。」
莫茨則表示,看見學生輕率攻擊老師的家庭,讓他感覺「像被踢了一腳」。一系列網路騷擾讓許多老師不願意指正搗亂學生,許多老師也認為教學更困難。「這讓人非常沮喪。」莫茨表示,「我無法相信能繼續做這些事」。
這些學生假冒行為,與近年生成式AI興起,層出不窮的深偽仿冒不同;他們是直接取得老師照片,並以簡單技術合成加上文字。不過以前學生頂多假冒一位老師或校長,此次社群騷擾卻比以往升級許多。
美國最大教師工會「全國教育協會」(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主席普林格爾(Becky Pringle)也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我們以前不必應付如此大規模教師攻擊。」他說這事件除了令人沮喪,
還讓教育者質疑,「如果學生這樣做,我為什麼還要繼續從事這個職業?」
法律保護學生校外言論自由
事情爆發後,大峽谷中學讓部分設立帳號的學生停學,也為八年級學生舉辦課程,主題為「負責任使用社群媒體」;並寄信給所有家長,要求他們與孩子一起討論,如何負責任使用科技和社群網站。
管理大峽谷中學學區的官員,也一一與遭假冒老師會面,提供他們輔導和自我保護資源,將老師照片從所有網站撤下。學區監督戈弗雷多(Daniel Goffredo)提到:
這些看似開玩笑的事,卻可能影響深遠長久。不僅被害者如此,對學生也是。
戈弗雷多指雖然校方希望對犯案學生有處分措施,但學生校外言論自由通常受法院保護。「儘管我們希望做更多如追究學生責任,但學生非上學時段,用個人設備與他人交流,都受法律保護。」校方能做的處分,還因隱私保護無法透露。
學生:不過是開玩笑
校方介入後,假帳號大多消失;不過5月新假帳號再度出現,並發了嘲諷老師的影片。6月假冒七年級老師的TikTok帳號,兩名女學生上傳「道歉」影片。匿名學生稱假帳號只是開玩笑,老師把事情看得太嚴重。
「很顯然,我們從來沒想過會走到這步。」某學生表示「我從來沒想到可能會被退學」,另一學生只說:「放下吧!學會開玩笑!」他還強調「我才13歲,你們已經40多快50歲了」。
有兩名學生表示不會罷休,將繼續上傳影片,還把所有貼文設為私人,讓老師無法找到。
不過記者檢舉後,TikTok也刪除了幾個假老師帳號。《紐約時報》文章刊出後,校方將文章傳給所有家長,於是兩位女學生7月5日刪除道歉影片,移除帳號的老師名字:「大家,我們不再扮演老師了,那都過去了!」
另一名學生寄信給《紐約時報》,說假冒老師本來就是玩笑,但有人做過頭了。
教師擔憂:TikTok讓學生對現實變麻木
這次學校老師的社群攻擊,讓許多人更擔憂學生濫用網路。除了騷擾霸凌同儕,孩子也會將社群媒體當成武器攻擊成年人。
受害老師希比利雅(Bettina Scibilia)指出,假帳號出現前,就有學生用TikTok發給他死亡威脅;這次更加深他對學生沉迷TikTok的擔憂。
▲ 老師認為,學生花越來越多時間玩TikTok,使他們對現實世界越來越麻木。(Source:Flickr/HS You CC BY 2.0)
「我的許多學生在TikTok花了很多很多時間,我認為這讓他們對實際存在的人越來越麻木。」希比利雅說,
他們沒有意識到,創建這些帳號、假冒我們、嘲笑我們的孩子與所愛之人,是多麼嚴重的侵犯。
全國教育協會主席普林格爾也承認,手機、社群媒體干擾教育與日俱增,不過他接受《費城詢問報》(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採訪時說,校園是否禁用手機,應讓各學區自行決定。
他表示:「各社區應該聚集起來,一起討論負面影響,包括干擾教育、增加霸凌等,並一起想想,什麼樣的政策最適合自己的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