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體內晶片犯罪者,專家:電子偵測犬將越來越重要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7 月 18 日 16:44 | 分類 國際觀察 , 科技政策 , 資訊安全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因應體內晶片犯罪者,專家:電子偵測犬將越來越重要

資訊安全專家萊恩諾伊近日接受英國科技網站〈The Register〉訪問時表示,由於體內晶片技術的發展,未來各種資料中心可能更容易遭到滲透破壞,因此建議電子偵測犬可做為科技公司資安防護的選擇之一。

任職於以色列資訊安全防護公司 CyberArk 的科技倡導者萊恩諾伊(Len Noe),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自己身上已經植入十枚晶片,這些藏在身體內的晶片,除了用 X 光偵測器外,用其他掃描方式都難以找出。

而他將自己上班用的 ID 卡,複製到體內 NFC 晶片,因此現在他每天上班都只要揮一下手,就可以進入大樓,但他也表示這代表任何犯罪者也可透過體內晶片,滲透到企業的資料中心進行破壞,且難以被保安人員提前辨識。

諾伊表示,目前全球估計已有約 50,000~100,000 人在體內植入晶片,因此未來可預見這類人進行資訊犯罪的比例將會逐漸提高。

不過目前電子偵測犬已經可以聞出電路板上防止過熱的化學材料「三苯基氧化膦」(Triphenylphosphine Oxide),在美國已被用來偵測犯罪使用的電子產品,如手機、隨身碟、記憶卡和隨身硬碟等,台灣警政署近期也自美國引進首隻電子偵測犬「小圓」開始服役。

因此諾伊建議各大企業可考慮引進電子偵測犬,部署在總部和資料中心等重要地點,防範體內植入晶片的犯罪者進行滲透破壞。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