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 PC 供應鏈擬加速撤中,泰國打造生產基地、新加坡另組設計中心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8 月 07 日 17:29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中國觀察 , 筆記型電腦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惠普 PC 供應鏈擬加速撤中,泰國打造生產基地、新加坡另組設計中心

惠普(HP)推動供應鏈多元化,計劃將超過一半的 PC 生產移出中國、轉往泰國,且在新加坡另建一個設計中心,試圖減少中國和台灣帶來的地緣政治風險。

惠普目前於中國生產大部分 PC 產品,但日經新聞引述多名知情人士的消息指出,該公司正與供應商談判,計劃 2 至 3 年內轉移供應鏈至中國以外的據點,轉移規模則視供應商和零件而異。一名知情人士表示,惠普內部甚至設下目標,未來七成筆電將在中國境外生產。

據傳惠普鎖定泰國成為繼中國之後新的生產基地,至少有 5 家惠普供應商正於泰國建造新的生產設施或倉庫,其中有 2 家供應商年初以來,應惠普的要求增加泰國產能。

「我們還有其他東南亞生產設施可支援客戶,但他們說效率不夠高,所以我們現在按照要求於泰國建造一座新工廠」,一名公司高層告訴日經新聞。另一家零件供應商高層對惠普的計畫表示歡迎,「我們擔心沒有足夠訂單來充分利用泰國的設施,但自今年稍早以來,我們收到惠普更多在地生產零件的要求,我們在泰國的業務現在相當忙碌。」

不只如此,惠普還在新加坡招聘工程師和經理,為台灣設計中心籌組預備團隊,分擔新產品開發的繁重工作,並就近與供應鏈聯繫。了解此事的知情人士告訴日經新聞,惠普正招募約 200 名人才,包括電氣和機械工程師以及供應鏈專家,「此舉是降低風險的措施,避免任何涉及台灣和中國之間的潛在衝突。」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IDC 資料顯示,惠普 2023 年全球出貨約 5,290 萬台 PC 位居第二,僅次於聯想。

知情人士透露,多名惠普高層今年特別強調東南亞和中東的新興商機,同時指出將生產集中在中國的地緣政治風險。

台灣經濟研究院資深分析師 Chiu Shih-fang(邱昰芳)向日經新聞表示,科技產業今年再度被提醒,要注意供應鏈復原力的重要性。

Chiu Shih-fang 談道,除正在進行的美中科技戰外,日本年初大地震在數個月內震亂許多產業正常供應,「即將到來的美國大選也是許多科技公司正在考慮的另一個地緣政治不確定因素」,她表示。如果華盛頓當局決定進一步限縮高性能晶片的出口管制,那麼繼續在中國組裝 AI PC 就有風險,例如英特爾被禁止向華為 AI PC 提供 Core Ultra 9 處理器。

「AI PC 是每家 PC 製造商刺激市場的希望,但 AI 也是美中緊張局勢的熱門戰場。」Chiu Shih-fang 表示,「加速 PC 生產轉移以減輕出口管制升級帶來的風險是明智的」。

這些年來美中政經局勢緊繃,加上 COVID-19 疫情讓北京當局實施大規模封控,使得許多美國大型科技公司加速供應鏈多元化布局,例如戴爾、蘋果、微軟及其他公司已將部分 PC 生產移至東南亞,並分配更多資源投入當地市場銷售,惠普也將加速東南亞布局,降低依賴中國供應鏈。

(首圖來源:HP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