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 Apple Watch SE 會成為下個 iPhone 5c 嗎?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8 月 12 日 8:20 | 分類 Apple , Apple Watch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塑膠 Apple Watch SE 會成為下個 iPhone 5c 嗎?

下個月蘋果秋季發表會登場,翻了所有爆料,三條還滿有話題性:

  1. 發表iPhone 16:入門版鏡頭採垂直排列;側邊按鍵可能改電容式,新增「拍攝按鈕」;兩側增加馬達。
  2. Apple Intelligence可能不會和新機一起發表,WWDC iOS 18完整版也許要等到10月後,甚至明年。
  3. Apple Watch十週年大更新:錶身變薄,錶帶改成磁吸,命名極可能是「Apple Watch X」。

十年前Apple Watch為賈伯斯後時代第一款One More Thing產品,現身2014年蘋果秋季發表會,轉眼Apple Watch出到Series 9,Ultra也到第二代,Apple Watch是否真的智慧手錶界iPhone,很難講也比較難比較,但想買智慧手錶時,不管運動或偵測睡眠用,Apple Watch一定是選項。

彭博社Mark Gurman消息,秋季發表會除了發表Apple Watch X,還有塑膠材質Apple Watch。

廉價感這鍋,塑膠不背

改成塑膠材質的Apple Watch會更便宜嗎?先說結論:不會。幾個原因。Apple Watch產品系列看來,官網上架手錶共三系列:

  • Apple Watch Series 9
  • Apple Watch Ultra 2
  • Apple Watch SE

(Source:蘋果

極有可能換成塑膠材質的是SE系列,主流Series和高階Ultra還是沿用鋁合金/不鏽鋼/鈦金屬。SE適用族群本就更年輕,價格也相對親民。不過目前SE沒有彰顯獨特優勢,既然單獨成系列,廠商角度出發,尤其SE產品負責人,最不願被貼的標籤就是「閹割版」 。

但現實就是如此,SE續航最短,且不支援心電圖、血氧濃度、體溫檢測、螢幕常亮等。Watch系列的定位和價位,決定了它的功能和上限。

SE和主流系列幾乎沒有差別的外觀和材質,長相一模一樣,好像面子十足,但少了許多感測器,功能體驗就差了一大截,有種「蘋果省開模費,暴力拆除多項功能」之感。不管那些功能是否每天都用到,用戶就是覺得要有。

更矛盾的是,主打年輕時尚的SE,應有更多大膽張揚的配色,以迎合較有活力的年輕市場。但看看蘋果官網,SE只有黑、銀、金三色,數字系列卻有八種。

▲ Apple Watch SE 配色。(Source:蘋果

▲ Apple Watch Series 9 配色。(Source:蘋果

倒不是說其他系列搶了SE的風采,而是SE應更突出特色,甚至獨有配色,當軟硬體功能受限,時尚和個性就成了產品落腳點。現在Apple Watch SE很像星巴克的礦泉水,最大甚至唯一作用是襯托主流產品售價的合理性(不排除這可能)。塑膠材質加入,就有點仙人指路之意,因完全符合個性、多彩和年輕設計。

2013年iPhone 5c發表,蘋果用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把中框和背蓋融為一體。曾使用5c的人應對這台特殊iPhone的手感有較深印象,不僅沒因塑膠變「廉價」,甚至把一體式塑膠當成最大賣點。蘋果把5c背蓋打磨得非常平整,強光下細看也找不出不平整變形處,手持時機身柔順曲線,加上PC本身的親膚特性,讓5c手感非常好。

通常想說產品質感好,不會說「做的真像塑膠」,不但沒誇到反而有點酸。

只評價產品外觀時,iPhone 5c當年用不受看好的塑膠突破瓶頸,做出了高級感:

  • 背板有陶瓷光澤和玻璃質感。
  • 塑膠較好塑形,能滿足設計師更多大膽想法。
  • 顏色不受漆面和金屬限制,更活潑奔放。
  • 塑膠彈性也比金屬好,更抗摔,維修成本也更低。

這些都是蘋果的過去,也是Apple Watch SE可預見的未來。所以改用塑膠,或說蘋果設計的塑膠SE,都令人期待,畢竟功能就那些,與其當「油改電」簡陋版Watch,不如設計用料多下工夫。

The Verge評價改成新材質的SE:

塑膠材質Apple Watch SE可能也適合兒童,這確實令人興奮。

塑膠的確使SE設計多了新方向,但只多幾個花俏配色,就想讓Apple Watch受孩童青睞,打開兒童市場?恐怕沒這麼簡單。

材料只是引子,產品核心叫需求

5 月Google發表兒童手錶Fitbit Ace LTE,和Apple Watch SE一樣,外殼採塑膠材質,不同的是,這是由內至外都受遊戲廠商影響的產品。錶身側邊功能鍵很像樂高彩色積木,凸起紋理更是遊戲機常見的△○✕□符號。

(Source:Google

繫錶帶的方式也參考NES和SNES遊戲卡帶啟動,每次換新錶帶,機械結構解鎖和卡緊聲都很有懷舊感。不同錶帶不僅顏色紋理不同,和手錶連接後,還能解鎖新錶盤主題、個人資料圖片和系統物品。

兒童電子設備往往是人和娛樂的中介,孩子可玩不一樣的遊戲,Fitbit Ace LTE在此基礎上多做一步,不僅能玩遊戲,本身就是玩具。此外,手錶系統各種軟體功能,都是以「兒童」為核心。

世界衛生組織數據,80%孩子沒有達到日常活動目標。

怎麼能孩子主動運動?遊戲就是絕佳突破點。

Fitbit Ace LTE內建許多小遊戲,每款都能讓孩子動起來。〈瑪利歐賽車〉需左右傾斜手腕控制車子前進路線;釣魚遊戲需向後甩動手臂,就和真的釣甩竿一樣。遊戲雖玩法多樣,但都有參考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原理:孩子從短時間遊戲獲高強度有氧運動和休息。當然獎勵也不能少,闖關成功後,玩家可得到「獎勵券」,兌換裝飾手錶虛擬房間和形象的物品。

回饋對孩子非常重要,也是使他們願意多活動的誘因。

訊息通知、血氧心率、睡眠監測等確實很重要,但幾乎每家主流廠商手錶都有,反而是某些功能,可能只有Fitbit Ace LTE和小天才等產品才有,也難怪Fitbit Ace LTE首發後,許多網友都高呼「這對大人來說也極具吸引力!」

花大篇幅解說Fitbit Ace LTE,是因為智慧手錶市場打開非常值得學習的模式:分眾化。

大眾智慧手錶求「全」,不缺功能基礎上,可選擇錶盤是方或圓;如果是三方品牌就力求性價比,若廠商自研產品就和本身生態鏈緊密相連,就是不會出錯的路線,但也失去趣味性。

Google副總裁Anil Sabharwal談到Fitbit Ace LTE時表示:

如果你想為孩子打造產品,必須以能吸引他們的方式,個人化、可收藏性和遊戲體驗。

這也是每個分眾產品的腦力激盪:為誰做?怎麼做?從結果看,Fitbit Ace LTE起碼滿足了受眾:

三分之二參與測試的數百名家長表示,孩子做更多運動了。

成功不是因為改成塑膠,更不是因塑膠手錶更便宜好賣。塑膠能讓產品形態有更多可能,要真正能留住用戶、打動人心的是由內而外,從硬體到軟體,外觀到系統,將特定群體的需求做成產品亮點。

如果Mark Gurman所說為真, Apple Watch SE想以新設計、新材料打開新賽道,那Google兒童手錶加上蘋果對塑膠材質的充分理解,就是已驗證為真的答案。

(本文由 愛范兒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蘋果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