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結構正在發生劇變,為了應對氣候變遷與減少碳排放,各國加速推動再生能源。2022 年,台灣正式提出《2050 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並確立未來再生能源發電需占總電力 60% 至 70% 比例的目標。在此大趨勢下,台灣太陽能技術如何迎合全球需求、實現本土創新,成為業界討論的焦點。
SEMI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旗下產業聯盟-GESA 綠能暨永續發展聯盟在今年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Energy Taiwan)與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Net-Zero Taiwan)展期間舉辦「太陽光電技術論壇」,匯聚產業專家,共同探討全球及台灣太陽能技術的發展趨勢,為此次討論注入了豐富技術見解與前瞻思考。
再生能源推動的關鍵技術:智慧能源管理
在實現大規模再生能源導入的過程中,智慧能源管理和高效太陽能技術將成為推動能源轉型的關鍵。智慧能源管理系統不僅致力於創能,還包括儲能和能源效率的提升,這對穩定電力供應至關重要。
友達能源材料開發處處長林宏洋表示:「未來的能源管理系統不僅要關注發電,還必須包括儲能與能源效率的提升。」隨著智慧電網和微電網技術的逐步成熟,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和應對需求波動的能力將持續提升,進而使能源管理範疇從工業擴展到日常生活,全面實現智慧能源生活。
同時,太陽能電池技術也在持續進步,光電轉換效率的提升與半導體技術的摩爾定律相似。元晶太陽能董事長廖國榮認為,未來十年內,透過鈣鈦礦與 TOPCon 技術的結合,預計發電效率將達到 35% 至 40%。廖國榮補充說:「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持續提升,牽動太陽能發電成本再降,每度電發電成本最終將低於工業用電價格。」因此,太陽能結合多元應用,將大幅提升土地利用率,成為全球能源轉型強勁的後盾。
鈣鈦礦與浮動式太陽能技術前景可期
隨著全球對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新興技術的進展速度也備受關注,其中鈣鈦礦太陽能技術和浮動式太陽能技術最為焦點,預期可在創電極大化和應對資源限制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鈣鈦礦技術以其高效能、輕薄、可透光和弱光發電的特性,被視為下一代太陽能技術的革命性突破。臺灣鈣鈦礦研發及產業聯盟理事長陳來助表示:「鈣鈦礦技術目前雖然面臨耐久性和生產上的挑戰,但未來技術突破將解決這些問題,並與現有太陽能技術結合,使光電轉換效率大幅提升。」陳來助預測,到 2028 至 2030 年間,鈣鈦礦技術將實現商業化,屆時光電轉換效率可望達到 40%,為全球太陽能市場帶來重大影響。
另一方面,浮動式太陽能技術(FPV)則被視為應對土地資源有限的解決方案,特別適合水域面積大的地區。Ciel & Terre Taiwan 總經理汪逸青指出:「浮動式太陽能不僅解決了土地限制的問題,還能有效提升發電效益,並在水面上展現出極大的潛力。」他進一步強調,浮動式太陽能技術的防颱設計和系統穩定性創新,特別適應台灣等地區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
汪逸青補充說:「未來十年內,浮動式太陽能技術將迎來大規模應用,並成為再生能源的主要推動力之一。」他也看好台灣憑藉技術優勢成為亞太地區的領導者。
GESA 結合產官學之力 攜手推動綠能發展
同時,這場論壇也探討了在太陽能系統的資安與永續性成為關鍵議題。台灣所樂太陽能資深技術行銷經理蘇益立認為,太陽能系統規模擴大,安全風險也逐漸提升,SolarEdge 的多層次資安技術方案,有效應對系統運作中的風險,確保發電系統的穩定性。而 ERM 集團合夥人譚萬鏘則強調環境、社會與治理(ESG)風險管理對吸引投資與確保專案永續的重要性。
SEMI 將透過其旗下產業聯盟-GESA 綠能暨永續發展聯盟,長期持續鏈結政府與產業間的綠能政策與技術交流,結合台灣產官學的力量,促進太陽光電技術的成長與完備。台灣依靠再生能源技術的持續創新與突破,在全球能源轉型中的地位將日益重要,正逐步邁向淨零排放的未來,成為全球再生能源技術的領導者之一。
(首圖來源:SEMI;資料來源:SE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