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激勵資訊及相關領域之在學學生培養對於社會關懷之胸懷、主動觀察社會問題,並以資訊方式構思解決方案,中華民國電腦學會和獎學金倡議人陳泉錫籌備了「資訊人社會關懷獎學金」。由叡揚資訊、中華民國開放系統協會、中華民國資訊應用發展協會、財團法人中文數位化技術推廣基金會協辦,並於 11 月 29 日在叡揚資訊的台北創富研發中心舉辦第 2 屆「113 年資訊人社會關懷獎學金頒獎典禮」,表揚資訊及相關領域之在學學生。
獎學金倡議人陳泉錫提到,人生的價值判斷及行為準則多數在學生時代就已建立,這也是為何資訊人社會關懷獎學金要在校園舉辦!陳泉錫透露初中時期,童子軍老師要求日行一善,讓學生們從小就要學會觀察生活周遭事情,及時幫忙,即使是一些微小貢獻。長大進入職場後,完成份內工作外,很自然也會主動去觀察有哪些社會議題是自已可以主動幫上忙的,法務部的「毒品減害單一窗口服務」就是如此誕生。
數位發展部主秘胡貝蒂提到,數位化就是利用數位工具來解決問題,本次入圍的提案有些確實可以加以落實,期許未來能持續發揮資訊人的力量,延續善的種子。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高級管理師李月碧提到,本次提案的內容都是從不同面向切入,觀察到不同的社會議題,因為社會上有非常多需要透過資訊化來協助的事情,我們可以藉由資訊化的方式來改善發現的問題,讓議題更有效率、提高社會關懷。
頒獎典禮也邀請了前三名獲獎的同學分享提案內容,第一名為中央警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徐筱雯、田秉麒同學,題目為「AI 全視聽防詐守護 APP」,透過 APP 分析語音、文字、圖片等,識別是否為詐騙內容,幫助民眾即時識別並避免落入詐騙圈套;第二名為國立清華大學跨院國際博士班遲佑成同學,題目為「恐龍法官的輿論監督機制」,提案構思來自於司法判決與社會期望落差極大的問題,期許透過建立法院心證資料庫系統,形成輿論監督的力量;第三名為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王昱翔、徐梁育同學,題目為「社福的黑洞:我國社會救助資格探討—以『人籍合一』為中心」,藉由建立資訊共享平台,主動協助經濟弱勢群體申請各方面的輔助或救助,期望能夠幫助與改善他們的生活。
獎學金的評審基準與去年相仿,著重於「關懷議題之社會影響度(30%)」、「解決方案規劃之完整度與嚴謹度(40%)」、「執行(推動)策略之可實踐性(30%)」,且本次審查分為兩階段進行,共 55 份提案,以書面審查方式評選出 10 組入圍者,再以實地簡報的方式,接受評審委員的現場評選,最終評定前三名獲獎人及七名佳作。另外,本次獎學金總獎金提高至 38 萬元,獲獎組別共 10 組,其中前三名獎學金分別獲得 10 萬元、8 萬元、6 萬元,佳作則能獲得 2 萬元。
申請此獎學金時,須提出所觀察到的社會議題及其影響性,並針對該社會議題提出相關解決方案及執行策略,例如經費、人力規劃、推動方法等,以解決或改善社會議題,且方案的構想須具有可實踐性。期望能藉由「資訊人社會關懷獎學金」,培養學生對於社會關懷的胸懷,引導學生主動觀察社會問題,善用自己的任務及角色、構思解決方案,並為其嘗試規劃與推動,為社會盡一份心力。
另外,114 年資訊人社會關懷獎學金預計於 114 年 9 月至 10 月開放收件,詳細資訊請持續關注中華民國電腦學會以及資訊人社會關懷獎學金官方網站。
(首圖來源:叡揚資訊;首圖圖說:113年資訊人社會關懷獎學金獲獎同學及參與典禮的貴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