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紅杉資本投資 YouTube 時,該公司僅由 3 位創辦人組成。在不到 2 年的時間內,YouTube 解決技術、法律與資金的多重難題,同時創造飛輪效應,最終促成了「最佳選擇」──被 Google 收購。
YouTube創辦人陳士駿(見下圖),近期在紅杉資本的Podcast節目「Crucible Moments」上回顧了這段創業時光,在高低起伏的情節中,帶有許多給創業家的思考。
(Source:Rico Shen, CC BY-SA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當時我給自己2年的時間,或者大約10萬美元。如果錢花光了,就回去工作。」當時20歲剛離開PayPal的陳士駿面臨無數選擇:加入新創公司、進入大企業,或繼續留在PayPal穩定發展。然而他很清楚,如果不嘗試創業,未來一定會後悔。
「下一個趨勢會是什麼?我們認為會是影片」,陳士駿敏銳地察覺,當時照片分享已普及,但由於格式和技術的限制,影片分享依然困難重重。某天,YouTube共同創辦人Jawed Karim,發現Flash技術能解決格式問題,他們便開始構思建立一個平台,讓用戶透過Flash技術直接在網頁中播放、上傳及觀看影片。
儘管充滿不確定性,他們開始車庫中默默開發,就此踏上了YouTube的旅程,重塑了流量媒體的格局。
從一週限定的約會網站,到影音帝國
最初,YouTube定位為以影片為主的約會網站,使用者可以在網站上傳自己的影片,並為別人的影片評分,團隊甚至在2005年情人節當天註冊了YouTube.com,但顯然並不成功。Jawed Karim回憶:「一週過去了,上傳的影片為零。因此,我們才將YouTube更改為今天的樣子。」
手把手自購硬體、搭建伺服器,團隊盡力壓縮儲存和傳輸影片的成本。然而,要讓這個品牌為人所知,就得利用現有平台的基礎,讓大家願意嘗試這項新服務,真正讓YouTube走上正軌的關鍵,正是他們在創立初期設計的功能:YouTube影片的直接嵌入功能。
該功能讓用戶能在任何支持HTML程式碼的平台上嵌入影片,影片上都會有YouTube的浮水印,並藉由社交平台傳播網站。「當你看到越來越多帶有YouTube浮水印的影片,終究會按下那個連結,看更多影片,甚至與朋友分享。」這樣的病毒式傳播,完全依靠用戶自發推廣,市場行銷和廣告開銷為零。就這樣,YouTube的擴散就像一場無聲的風暴,從社交平台MySpace開始蔓延。
「YouTube並不是某一天突然爆紅的,而是每週都有一些新影片突然走紅。,Jawed Karim指出,隨著時間推移,這些瘋狂有趣的影片越來越多,爆紅的頻率也逐漸增加。最終,YouTube成為了每日更新的影音天堂,其成長速度與規模超乎所有人想像。
版權戰爭的開始
2006年,YouTube開始尋求以廣告收入建立穩定的商業模式,但這也將其推向一個尚未完全探索的法律領域:當用戶上傳含版權內容的影片,而平台又從廣告中盈利,會有什麼法律後果?
1998年美國國會通過的《數位千禧年版權法》(DMCA)為此提供了曙光,其主要目的是保護「線上數位內容」的著作權,只要線上服務供應商(如Google、YouTube、Twitter等讓創作者發表的平台)遵守規範,即可免責用戶上傳的侵權行為。若能滿足DMCA要求,YouTube便有機會成功;若不能,則風險極高。然而,DMCA的條文仍存在許多模糊地帶。
YouTube認為可藉由DMCA的安全港條款自保,但娛樂產業不這麼看,並每週向YouTube寄發數百封版權下架通知。「那是我一生中最糟糕的商業會議,」YouTube前律師Zahavah Levine回憶,「會議一開始,他們就揮舞著一份訴訟起訴書,要求我們支付大量金錢。」環球音樂成功讓YouTube支付巨額金額換取授權協議,並但更讓人擔心的是更多音樂公司將會效仿環球音樂的勒索行為。
自此,團隊意識到版權問題的嚴重性,並開始考量將YouTube賣給資源更為充裕的大公司,以確保撐過這段漫長的版權爭鬥,乃至讓YouTube存活下去。此時,Google表達了收購意願。Google的影片產品未獲成功,而YouTube已在用戶中擁有龐大支持。
內部通過收購方案後,YouTube必須在短短5天內完成所有併購條款,同時與三大唱片公司簽訂授權協議、辦公室搬遷等事宜。深夜時分,辦公室裡充斥著搬家工人的身影,員工們在凌晨2點仍堅持通宵簽署合約,現場情形彷彿是一場戰役。2006年11月,Google以16.5億美元(約新台幣536億元)收購YouTube,並承諾維持品牌獨立性,同時讓YouTube繼續在原辦公室營運。
如果你有一個點子,就去嘗試它吧!
「如果沒有Google的收購協議,我確信YouTube很可能無法熬過2006年和2007年的難關」,果不其然,在Google收購YouTube後的短短幾個月內,集體訴訟如潮水般湧來。體育聯賽、音樂出版商及眾多版權擁有者將Google告上法庭。然而,在Google的庇護下,YouTube做為一個獨立品牌,不僅存活下來,還逐步淘汰Google Video,開啟了新時代。
如今,YouTube已是全球最大的影視平台,擁有超過25億月活用戶,其中1億為付費訂閱者。全球約三分之一人口每月都會使用這個平台,其成就讓YouTube站上了無數平台的巔峰。
陳士駿的故事並未止步於此。Google收購後,他面臨更大的挑戰──腦瘤診斷及隨後的兩次手術,也因此回台居住。2011年,他與赫利共同創立AVOS Systems企業孵化器,並成功從雅虎收購Delicious!公司。之後,他加入Google Ventures,並成為科技領域的佼佼者。如今,他在傅冠龍創辦的「美商度雷克資本」擔任技術長,也是台灣就業金卡計畫的「001號」。
「如果你有個醞釀很久的點子,就去嘗試它吧。3~6個月內,你就會知道它是否成功。即使失敗,這段經歷仍是人生中最珍貴的回憶。」陳士駿認為,創造一個產品並讓它在世界上發光,是無可比擬的回報,「當你看到有人因你的產品而受益,那種滿足感是無可替代的」。
在 Threads 查看
- YouTube ft. Steve Chen – 18 Months That Changed the Internet
- 看他如何創造影音奇蹟,讓YouTube被Google用16.5億美元收購?認識創辦人陳士駿無畏創業之路
- DMCA版權申訴:小心版權蟑螂搞垮你的SEO!引起Google注意的親身慘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