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其實比很多疾病來得更危險,每年 500 萬人死於「抗藥性」,抗生素短缺最終可能導致臨床上「無藥可醫」。面對這個比癌症更嚴重的抗藥性細菌肆虐問題,台灣國家隊的新藥研發,如何迎擊全球抗生素三大挑戰?如果不積極採取行動,到了 2035 年,全球人類平均壽命可能縮短 1.8 年,2050 年每 3 秒將有 1 人死於抗藥性細菌感染。
抗生素短缺有多可怕?一位醫生形容,民眾如果遇到癌症,會直接聯想到死亡的可能性;但若是感染了多重抗藥性細菌,沒有用對抗生素治療,死亡率將非常高,或是復原期也會拉得很長。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算,每年有500萬人因為抗生素抗藥性細菌感染而死亡。細菌長期以來會發展出抗生素抗藥性,人們大量使用抗生素來治療人類、動物和作物,使得這種發展加速,導致許多種藥物無效。
每3秒1人死於抗藥性細菌感染
有醫學研究指出,如果不積極採取行動面對抗藥性問題,2025年將會影響全球2至3.5%的GDP,若以2%計算,台灣損失將超過新台幣3,000億元;到了2035年,全球人類平均壽命可能縮短1.8年,2050年每3秒將有1人死於抗藥性細菌感染。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柳營奇美醫院榮譽院長莊銀清,也是當年中國發生疫情時,台灣第一位踏進中國武漢調查不明肺炎的專家。
莊銀清指出,全球抗生素正面臨三重挑戰,一是隨著多重抗藥性感染的增加,現有抗生素的抗藥性正以驚人速度攀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報告,如果未能及時開發出新型有效的抗生素,我們將面臨「後抗生素時代」,意味著普通感染和手術可能再次成為致命威脅。
二是抗生素的開發極為耗時耗資,但是,市場規模相對有限。由於抗生素通常是短期使用,且定價無法與癌症藥物等慢性病治療藥物相比,許多國際藥廠對抗生素開發卻步,導致新藥匱乏。
三是近年來地緣政治與國際貿易環境的不穩定,使得抗生素供應鏈頻繁中斷。由於抗生素的生產依賴少數原料藥供應商,供應鏈中斷可能直接導致臨床上「無藥可用」的危急情況。
而台灣也面臨更多挑戰,一是因為市場規模小、健保價格低等原因,國際新藥引進困難。二是學名藥品質參差不齊,不但加速抗藥性增長,由於治療效果不足,健保資源被迫重複投入,形同浪費健保資源。
莊銀清認為,台灣應採取雙管齊下的策略,以「開源」提升抗生素新藥的臨床可及性,並以「節流」優化現有學名藥的品質。
在開源方面,針對具有臨床迫切需求的抗生素新藥,應優化並縮短其上市的審查流程,確保急需的新藥能及時進入市場。且給予國產自製藥品優惠核價與藥價調整,鼓勵國內製藥企業參與抗生素研發與生產,減少依賴進口藥品的風險。對於創新性強且臨床急需的新型抗生素,適當延長藥價保護期,激勵企業投入創新研發。
節流方面,則是確保學名藥質量,降低健保不必要支出,強化原料藥的監管與檢驗,從源頭提升學名藥的治療效果。除現行規範外,將抗生素生產中的不純物檢驗納入製程標準,並要求抗生素學名藥進行國內本土菌株的MIC(最小抑菌濃度)試驗,以確保其對本地感染病原菌的臨床有效性,減少抗藥性增長風險。
為對抗抗藥性細菌帶來的醫療風險與降低健保支出,各醫師學會團體呼籲重視抗藥性問題,並鼓勵國內藥廠投入研發來生產符合臨床需求且具高品質的後線抗生素藥物。
台灣國家隊東洋8年研發有成
而國家隊也很爭氣,台灣東洋花了8年時間開發,自製的後線抗生素新藥「Polymyxin B」,繼2024年2月取得食藥署藥證後,12月起也獲健保署健保給付,成為國內治療抗藥性革蘭氏陰性菌感染的健保用藥新選擇。此藥不僅是台灣東洋第一個被國際主要抗生素治療指引列為治療建議的後線自製藥物,也是台灣第一個國產新療效後線抗生素新藥。
談到感染,東洋表示,常常聽到一些免疫功能不足的患者,例如癌症或是洗腎、器官移植等患者,有些最後並不是死於癌症,而是死於感染,因為這些患者自身免疫能力不佳,在醫院治療或是到了不好的環境,很容易受到感染,感染其實比很多疾病來得更危險。
東洋指出,有時候診所可能無法完全判別患者是細菌感染還是一般感冒,所以會習慣性開預防性抗生素,若根本不是細菌感染,就可能造成抗藥性。另一方面,民眾有時會自己當起醫生,認為抗生素是不好的,覺得病好得差不多了就自行停藥。「細菌其實就跟人一樣,打到後面它會想辦法反抗,如果沒有一舉把它殲滅,讓它苟延殘喘,隨著時間它就會慢慢壯大、精進,原來能夠殲滅它的抗生素就沒辦法殲滅它了。這就是抗藥性。」
(本文由 遠見雜誌 授權轉載;首圖為示意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