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軟長達 17 年時間鑽研量子運算一項研究專案,希望建立一種用於量子運算的新材料和運算結構,如今取得關鍵突破。19 日發表 Majorana 1 晶片,以及新建構的材料 topoconductor。
Majorana 1 是一款能夠一手掌握、比現今電腦處理器大一點的晶片,卻能在單一晶片將量子運算所需的量子位元(quantum bit,qubit)擴展至 100 萬個,它是世界上第一款由拓撲量子位元驅動的 QPU(Quantum Processing Unit)。
微軟在這款晶片沒有使用電子進行運算,而是使用理論物理學家馬約拉納(Ettore Majorana)在 1937 年所描述的馬約拉納粒子(Majorana particle)。微軟建構新型材料 topoconductor,能夠創造出拓撲超導性,並設計一種完全不同類型的量子位元,體積小、速度快而且能夠數位控制。
微軟在科學期刊《自然》(Nature)發表論文闡述多年研究,並解釋其研究人員如何建立拓撲量子位元。微軟幫助建立一種結合砷化銦和鋁所製成的新型材料,目前可在晶片上放置 8 個拓撲量子位元,希望最終能夠擴展至 100 萬個量子位元。
一款帶有 100 萬個量子位元的量子晶片,可執行更準確的模擬,提高對自然世界的理解,為醫學、材料科學等多種領域帶來研究突破。
「我們的領導階層在過去 17 年一直致力這項計畫,這是公司運作時間最長的研究計畫」,微軟量子副總裁 Zulfi Alam 表示,「17 年後,我們展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成果,而且是真實的,將從根本上重新定義量子之旅下一個階段如何進行。」
值得關注的是,隸屬於美國國防部的國防高等研究計畫署(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DARPA)已選擇微軟,做為進入 US2QC(Underexplored Systems for Utility-Scale Quantum Computing)最後階段,僅有 2 家公司獲選,微軟將打造一款以拓樸量子位元為核心的原型量子電腦。
▲ 微軟以 Majorana 1 引領量子運算走向百萬量子位元之路。
Google Willow 晶片去年底問世,引發市場高度關注量子領域進展,微軟則以 Majorana 1 寫下里程碑,加速量子運算發展。
(圖片來源:微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