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吳恩達怎麼說:DeepSeek、Gemini 升級版要用哪個?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03 日 9:3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中國觀察 , 國際觀察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聽吳恩達怎麼說:DeepSeek、Gemini 升級版要用哪個?

Google 發表 Gemini 2.5,DeepSeek-V3 模型升級,百度也開放與 OpenAI 一拚的新模型,基礎模型戰爭不再美國獨領風騷,中國已踏入戰場。看在 AI 大師吳恩達眼裡,基礎模型發展對應用層大有益處,但模型不只是科技真空產物,對社會也會產生影響。他如何解讀美中大模型之爭?他國企業該不該用 DeepSeek?他自己團隊選用模型的策略?可用 AI 打造應用嗎 ?吳恩達 3 月 26 日出席 AI EXPO Taiwan 2025 時都有解答。

人工智慧迅猛發展,AI Fund管理合夥人暨DeepLearning.AI創辦人吳恩達(Andrew Ng)再度來台。出席AI EXPO Taiwan 2025時,不管演講還是會後受訪,除了繼續高喊AI時代下,人們應用力打造(build)產品與應用,曾在Google和百度分別執掌AI團隊的他,對美中AI進展,想法既務實也不忽略風險。

▲ AI EXPO Taiwan 2025現場。

不論Llama或DeepSeek,選用模型要有策略

「開源模型與開放權重模型,已成AI供應鏈的重要部分」,被問到今年初引領風騷、25日還更新V3版本的DeepSeek進展,以及背後暗藏的地緣政治競爭,吳恩達深入討論美中競爭前,首先強調他觀察到的趨勢。

他解釋,不管源於美國的Llama,還是中國DeepsSeek、通義千問(Qwen),這些先進模型的絕佳表現,正在改變全球數位地景的權力平衡。

身為企業家與創投合夥人,他從企業應用微觀角度出發,重申基礎模型間的競爭加速推動應用層發展,因模型成本持續下降。他分享自家團隊設計架構與開發應用時的核心,重點不在選擇哪家基礎模型供應商,也不應過度倚賴單模型,而要具備隨時切換至更合適模型的彈性與能力。

吳恩達表示,自家團隊也採取多元模型並用策略。

現在有許多企業不願使用DeepSeek API,出發點是擔心資安與法規,但吳恩達認為,還有更上層且更幽微的議題。

該不該用DeepSeek?吳恩達:模型反應國家價值觀

若以更巨觀的國際AI競爭態勢來講,各國投資開放權重模型的趨勢值得注意。「當人們使用模型,是否反映研發國或企業的價值觀?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長時間與AI模型互動、對話乃至閒聊,使用者可能不知不覺吸收甚至習慣模型訓練資料內建的世界觀,這種影響可細微至用詞選擇、法規理解,也可能深及對民主與威權體制的看法。

這不僅牽涉企業本土化挑戰,更可能對整個社會的觀念與價值系統產生潛移默化影響,因此台灣才會見到官方與民間開發「台版GPT」呼聲,分別從保存文化和商業應用角度,發掘本土語言模型的適用場景。

▲ 吳恩達解釋,世界各地的人用AI對話式服務時,問及國界、文化與敏感話題,研發模型國家或公司便會產生或直接或間接影響。

吳恩達強調,DeepSeek對技術社群的貢獻的確重要,含中國和美國等地企業,都在採用DeepSeek,他肯定中國對基礎模型的努力。不過「民主國家是否也能投入足夠資源,持續參與開源模型的競爭?這點還有待觀察」。

若要給政府建議,他認為政府不該限制企業釋出開源軟體,因開源加速知識流通,「雖然也能幫助其他國家,但最終受益最多的,往往還是自己。」就像各國工程師與民眾都在用DeepSeek,當全世界廣泛使用某國開源模型,該國就握有巨大影響力。

企業應用和國際競爭以外,吳恩達補充,也值得從壟斷角度檢視開源模型。「如果缺乏開源模型支援,這些企業可能會被迫仰賴少數有計算資源的巨頭企業,加劇市場壟斷。」

利用AI開發應用、打造服務是時候了

如今開源陣營和閉源陣營激烈鬥爭,雖然前者還在追趕,但已讓人看到曙光。不管纏鬥過程誰占上風,各國企業都是受益者。

吳恩達喊話台灣企業:「其他公司投入數十億美元開發的工具,讓任何人都能容易開發應用⋯⋯用於半導體產業,用於台灣企業。」

利用AI打造服務、發展創新,在他眼中,現在就是最好時刻,去做就對了。

(本文由 遠見雜誌 授權轉載)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