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SU7 事故引憂,中國禁止汽車廣告有智慧/自動駕駛等宣傳語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17 日 14:52 | 分類 中國觀察 , 汽車科技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小米 SU7 事故引憂,中國禁止汽車廣告有智慧/自動駕駛等宣傳語

小米熱銷電動車 SU7 3 月發生重大車禍,引起外界對於智慧汽車安全性的關注;據傳現在中國政府擬禁止車廠在宣傳駕駛輔助功能時使用「智慧駕駛」與「自動駕駛」等詞彙,並將加強對此類技術升級的監管。

《路透社》報導,中國工信部 16 日召集近 60 家車廠代表召開會議,明確要求不得再使用上述詞彙進行廣告行銷。這項新規的背景,是小米電動車 SU7 於 3 月發生一起致命車禍,事件引發外界對智慧汽車安全的廣泛關注。

中國官方初步調查顯示,SU7 駕駛從高階駕駛輔助系統(ADAS)接手後數秒內,以時速 97 公里撞上路邊水泥電線桿並起火。工信部簡短聲明證實召開會議,並說明 2 月新規。新規對智慧網聯汽車的駕駛相關空中下載(OTA)升級,做出更明確限制。

《路透社》取得會議紀錄,車廠今後不得在未經中國主管機關批准下,透過遠端軟體更新來測試或改善已交付車輛的 ADAS 功能,所有功能更新必須先經過充分測試,並取得官方核准後方可推送。

華為亦出席該場會議,目前為中國市場至少七個品牌(包括奧迪)提供 ADAS 解決方案。

此次監管行動正值中國車廠積極推出搭載 ADAS 的新車型,並將「智慧駕駛」做為主打賣點,以因應已進入第三年的價格戰。像是比亞迪今年 2 月推出至少 21 款售價低於 1 萬美元、內建免費「智慧駕駛」功能的車型,引爆競爭。零跑汽車(Leapmotor)與 Toyota 等廠商也紛紛跟進,推出配備類似功能的平價車款。

由於電動車產業在中國市場發展超出預期,當地監管單位也同步強化對電動車技術的審查。去年底,電動車與油電混合車銷量已占總汽車銷售過半,遠超政策原定目標。中國監管機構同時也收緊電動車電池安全標準,藉此降低火災與爆炸風險。

報導引述分析師與產業人士表示,這些更嚴格的法規雖可能提高成本、放緩技術發展與應用,但也有望加速中國汽車產業的整併,協助解決長期存在的產能過剩問題。

(首圖來源:Xiaomi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