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微塑膠與心臟病發作和中風風險之間可能存在著令人不安的關聯。這項研究結果於本週在巴爾的摩舉行的美國心臟協會會議上發表,研究顯示,在動脈斑塊中發現的微塑膠含量,與心血管疾病的嚴重程度之間存在顯著差異。
由新墨西哥大學(University of New Mexico)醫學研究員羅斯·克拉克博士(Ross Clark)領導的研究團隊,測量了 48 名患者頸動脈斑塊中的微塑膠和奈米塑膠含量。頸動脈是將血液輸送至大腦的血管。研究結果顯示,相較於健康動脈壁,動脈斑塊中微塑膠含量高出 16 倍。若有曾經歷過中風、小中風或視力喪失的患者,斑塊中的微塑膠含量是一般人的 51 倍。
除了微塑膠含量差異外,研究還發現,高塑膠含量的斑塊中,細胞的基因活性與低塑膠含量的斑塊不同。研究人員觀察到,在高塑膠環境中,免疫細胞關閉了與抑制發炎相關的基因。此外,一組被認為有助於預防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幹細胞,也顯示出基因差異。
克拉克博士的研究方法包括將斑塊樣本加熱至超過 1,000 華氏度(攝氏 537.78 度),以蒸發塑膠聚合物並將其分解成更小的分子。然而,由於斑塊中的脂質在分解後可能與聚乙烯的化學物質相似,因此存在一定限制。克拉克博士表示,他們已採取多項措施以去除脂質並確認測量結果的準確性。
目前,研究人員尚未完全了解塑膠在體內的作用。但先前的研究已顯示,動脈斑塊中含有微塑膠的人更容易心臟病發作、中風或死亡。
- Stroke patients have high levels of microplastics in the plaque clogging their arteries, researchers find
- Microplastics and Nanoplastics in Atheromas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
- 從小被餵食塑膠,海鳥大腦出現失智症特徵
- 嚼口香糖竟吞下塑膠微粒,研究發現攝入新來源
- 鳥類肺部大量微塑膠,研究:主要來自輪胎磨損
- 新研究揭示海洋塑膠微粒污染與沿海居民健康風險的關聯
- 你的大腦可能已有0.5% 是塑膠!研究證實微塑膠穿透血腦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