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生能源結合儲能系統已經成為趨勢,為了協助中小企業順應這樣的趨勢,SolarEdge Technologies 推出首款可以實現能源最佳化管理目標,將企業綠電成本最佳化符合 ESG 永續發展之目標並且發揮削峰填谷與最大化自發自用等顯著效益的商用儲能系統 SolarEdge CSS-OD (100Kwh/50kw),以及可用於打造智慧型微電網的停電備用電源解決方案 SolarEdge BUI100 及 BUI250 產品系統。
近年來,太陽能光電等再生能源發展在政府大力提倡下,已然成為我國落實淨零轉型路徑的戰略關鍵,上至護國神山,下至小規模的扣件產業莫不展現低碳轉型的決心。隨著內政部預告屋頂光電子法,今後面積達 1,000 平方公尺(約300 坪)以上的建物都要建置太陽光電。換言之,今後不論是為了進入綠色供應鏈,抑或大力推展 ESG 永續轉型,透過太陽光電的能源轉型之舉勢在必行。
電價高漲!自發自用成綠能新訴求,新一波藏電於民熱潮來襲
SolarEdge 台灣區總經理蔡尚霖表示,近期躉購制度的是否退場引起廣泛討論,而隨著該制度慢慢走下舞台,勢必將帶動新一波的儲能系統發展動能與建置熱潮。
據能源署指出,台灣躉購費率逐年下降,已有大約 3 成的建置量不走躉購機制,而轉戰自由市場。事實上,當前賣電已不划算,自發自用才是今後企業再生能源政策的實施重點,但想要落實這個目標,唯有搭配儲能系統才能辦到。
太陽光電搭配儲能系統的最大好處,莫過於削峰填谷。它不但能讓企業可以將白天多餘的電力儲存起來以備晚上使用,還可以在電價低的離鋒期間存電,在電費高的尖峰期間放電。不僅如此,儲能系統還能在停電時發揮備援的作用。
由於太陽能具備高度集中與不可預測的發電特性,為避免特定時段(尤其是正中午)過多的太陽光電輸入電網引發超載風險,遂有了棄電(curtailment,亦稱棄光、電力削減)狀況的出現。對此,蔡尚霖認為,透過儲能系統便能將這些棄電儲存起來,以供夜間或尖峰時段使用,不失為徹底解決棄電問題,進而杜絕資源浪費的最佳解決方案。
「不只是電池」而是智慧儲能,支援全黑啟動與三相不平衡負載
為了協助客戶打造能滿足太陽光電自發自用、削峰填谷與停電備援需求的能源獨立微電網,SolarEdge 推出首款專為中小型商用系統設計的 CSS-OD 錶後商用儲能系統。該系統由額定值 102.4kWh 的電池櫃以及 50kW 雙向電池變流器組成,最高容量可擴充至 1MWh,並能與太陽能變流器及功率優化器等太陽能系統整合。
SolarEdge 資深技術行銷經理蘇益立博士表示,CSS-OD 是該公司在台灣推出的第一台商用儲能系統,它「不只是個電池」,而是能達到光儲彈性、增進電網韌性,同時兼顧高可靠性與安全性的智慧儲能。該產品耐受性設計主要適於戶外安裝,但模組化機櫃也可搭配現場需求安裝在室內。
企業還可搭配 100kW 或 250kW 的SolarEdge CSS-BUI 商用備用介面來提供無縫電力備援功能,這中間的電力切換只需 20ms,能實現不間斷的供電,堪稱是企業防止因現場電力中斷而造成產能損失風險的最佳保障。
此外,和業界其他支援備援選項的儲能產品相比,SolarEdge CSS-BUI 最與眾不同的是支援全黑啟動與三相不平衡負載。而且 SolarEdge CSS-BUI 還能整合傳統 UPS 不斷電系統與柴油發電機,以便在電池能量保留密度低於 10% 時,作為最後一道輔助電源備援機制。

兩道式氣溶膠安全保護加持,10 年保固與 6000 次深循環放電次數
在能源優化與管理上,SolarEdge 提供了 SolarEdge ONE 控制器與 SolarEdge ONE 工商型雲端式能源優化平台。前者是專為光電案場管理而生的硬體,能與現場感測器、智慧電表、太陽能變流器、電動車充電樁和建物負載等各種能源資產進行整合與通訊,並將內外部資料上傳到後者。管理人員透過單一軟體介面便能進行端對端的現場最佳化管理,在有效優化太陽能發電、儲能及電動車充電與負載的同時,並且能做出發電自用與削峰填谷最佳化的能源決策,無異是發揮軟硬體系統整合效益的最佳典範。
從電池到儲能系統的安全防護一直是業界最重視的課題之一,SolarEdge CSS-OD商用儲能系統在這方面提供了無與倫比的安全性,不僅支援火災偵測功能,內建交流與直流 SPD 突波保護裝置,並且提供從電池到機櫃的兩道式氣溶膠保護,一但偵測到電芯過熱就會自動啟動氣溶膠保護,有效杜絕熱失控風險。
蘇益立博士補充道,該方案的另一大賣點,莫過於採用雙電池組的設計,一旦電芯出現異常,只需更換模組即可,完全不用像其他廠牌需要整櫃更換,進而有效降低維修成本並確保電力不間斷。在保固服務上,業界儲能系統多半支援 5 年保固與 4000、5000 次的電池循環放電,SolarEdge CSS-OD 商用儲能系統是業界唯一提供長達 10 年保固與 6000 次深循環放電的產品。
電動車充電站引爆儲能潮,加大力道開發錶後市場
雖然 SolarEdge CSS-OD 商用儲能系統與 SolarEdge CSS-BUI 備用介面在今年第 1 季才開始出貨,但截至目前為止,該公司已經進行數個個案子。除了小型工廠和國民小學(擔任防災中心)之外,也包含電動車充電站更佔大多數。由此可見,電動車在帶動電池用量的同時,尖峰時段電價差異也引發了儲能系統的建置熱潮。
蔡尚霖表示,目前洽淡的顧客中,除了充電站業者,幾乎都是對 ESG 減碳有強烈需求或致力以綠電替代灰電以便加入綠色供應鏈的中小企業。在屋頂光電子法預告之後,較大型社區大樓在屋頂建置太陽能已成定局,所以這類大樓將會成為 SolarEdge 台灣接下來市場開發的重點目標之一。畢竟大樓停電時,傳統的柴油發電機只能提供緊急照明,而無法為電梯供電。若大樓能安裝儲能系統,便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蘇益立博士表示,當前 SolarEdge 正加大力道開發錶後市場,主要鎖定區塊包括充電樁業者、便利商店及 ESG 工廠。如今市場上對於備用介面的需求大宗,會以訴諸不斷電需求的客戶為主要鎖定對象,目前已在積極洽淡中的包括印刷廠及塑膠射出成型廠。此外,許多南部養殖漁業一旦停電而導致打水幫浦停止,勢將造成極大的損失。隨著漁電共生的推展,他們也將成為下一波採用儲能系統的潛在客戶。
自從 2024 年 403 大地震之後,停電次數已超過 2023 年同期 50%。為避免「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的可能風險,從集中式能源網路轉型成為分散式能源已成當務之急。
在綠電跌破零元,甚至出現負電價之後,當前各國的再生能源政策已從錶前售電轉變成儲電於民,過去的錶前市場也全面轉至錶後市場。透過結合 SolarEdge CSS-OD 商用儲能系統、SolarEdge CSS-BUI 商用備援介面與 SolarEdge ONE 工商型能源優化平台的整體最佳解決方案,企業能夠輕鬆擁抱錶後能源應用管理解決系統,打造出能夠實現創能、轉能、省能、儲能及智能的專屬客製智慧微電網。
(首圖來源:Solar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