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沿海開始建置當前世界功率最強大的風力發電機,來自 Vestas 的 15MW 機組,只要轉一圈,就可以供應 4 個家庭一整天的用電。
風力發電的技術進展極快,早期商轉使用的機組,功率約為 2~3 MW,現役主流則是 8~10 MW 機型,台灣彰化風場使用的沃旭風機,功率大約為 8 MW,而德國最新上線的這組 Vestas 風力發電機,則可以達到驚人的 15 MW。
這座赫德賴特(He Dreiht)風場位於德國北部外海,離岸距離為 85 公里,是是德國最大規模的離岸風電計畫,由 EnBW 執行,預計裝設 64 座巨型離岸風力發電機,總計發電量高達 960 MW,將提供 110 萬戶家庭用電,更值得注意的是,整個計畫沒有拿一毛政府補助。
EnBW 是德國主要的能源公司,他們對於可再生能源的商業模式非常有信心,預計將在 2030 年前,讓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突破 10 GW。這次採用的 Vestas V236-15.0 MW 風機,也是這款風機第一次正式商轉,正式替巨型風機揭開新時代的序幕。
我們之前曾經介紹過中國明陽智能開發的 V 型離岸風電,總發電量雖然達到 16.6 MW,但它是採用 2 組 8.3 MW 風機併排設計,以單機發電量來說並不特別突出。目前全世界風力發電技術都在往高功率邁進,Vestas 的 15MW 只是初試啼聲,更多 14~16 MW 級別的風機會在未來幾年不斷上線。
赫德賴特風場的建設工程本身也非常巨大,他們在 2024 年已經先完成了海上平台和 64 個基座的工程,建設團隊包含了 500 名工人和 60 艘工作船。風機組件會先運到丹麥的港口,由專用的離岸風機安裝船 Wind Orca 號運送到安裝定點,光是這一趟航程就需要 12 個小時。
抵達基座位置後,安裝船會將風機吊運到接合點,工人們則像螞蟻一樣,在風機四週和內部爬上爬下,同步配置線路,和螞蟻不同,這些工人是依靠船隻和直升機移動。

▲ 由左至右可以看出風力發電機的巨大化演進過程。
由於風機安裝的成本龐大,單組發電機的功率自然越大越好,和早期的風機相比,新一代的風機旋轉直徑都在 220~242 公尺之間,幾乎是初代機型的 2.5 倍。機組的高度也都在 260 公尺以上,葉片掃掠面積超過 4.3 萬平方公尺,相當於 6 個台北小巨蛋。想像一個跟微風南山一樣高的巨人,兩手各掛著三座台北小巨蛋在空中轉圈圈,這樣可以知道為什麼叫做「巨型風機」了吧?
順帶一提,EnBW 最近公布了他們最新一季的財報,今年稅前利潤預估為 48~53 億歐元,但更讓投資人注目的,是他們的商業模式,依照他們大量投入可再生能源建設的腳步估算,2030 年時,他們的利潤將有 70% 來自低風險項目,包含風力、太陽能和智慧電網,因此雖然每年的預估獲利增長緩慢,但靠著極高的穩定度,吸引到不少偏好穩定的投資者。
(圖片來源:EnB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