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 DJI 拚成本,美新創推出新型無人機航程多十倍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06 日 7:00 | 分類 國際觀察 , 尖端科技 , 無人機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跟 DJI 拚成本,美新創推出新型無人機航程多十倍

美國新創公司 SiFly 近日宣稱,即將推出的首款無人機產品,將比目前競爭對手現有機種多出十倍航程、四倍滯空時間、兩倍酬載量,而且成本可以和中國產品相比。

創立於美國加州矽谷的新企業 SiFly,近日宣布將推出該公司創立以來第一批新產品,小型無人機 Q12 以及大型版本 Q250。

SiFly 宣稱,Q12 小型機種在盤旋狀態下滯空時間達兩小時,若是直線飛行狀態則高達三小時,比起大疆機種的 42~45 分鐘高出四倍,酬載量則達到 4.5 公斤為一般小型四軸無人機兩倍。

此外 SiFly 無人機透過 5G 系統控制,因此可突破傳統四軸無人機的視距內傳輸距離,最大航程高達 145 公里,比起競爭對手多出十倍,而透過創新的靜音馬達技術,SiFly 無人機在 100 公尺距離以上的飛行聲音,低於人類耳朵可接收範圍。

大型機種 Q250 的最大酬載量可達到 90.7 公斤,在最大乘載狀態下飛行時間可達 100 分鐘,預計將在 2026 年推出,預計將鎖定在軍用火力壓制、運輸任務,或是商用監測、灑藥等傳統上需要直升機或定翼機進行的任務,可大幅降低成本。

雖然 SiFly 目前並未說明該公司是如何突破無人機市場十多年來的技術限制,在航程、酬載量、滯空時間上取得如此大的進展,包括靜音推進技術、電力儲存、馬達動力、材料科技等。

不過前 NASA 首席工程師,現任航太公司 Whisper Aero 執行長穆爾(Mark Moore)在個人社群網站上為 SiFly 背書,表示已看過該公司的新產品並感到振奮,且在近年來 SiFly 開發無人機過程中有幸參與部分過程,由於 Whisper Aero 的專業項目就是靜音推進技術,因此至少在 SiFly 號稱的 100 公尺外靜音方面將有相當可信度。

另外一大問題就是 SiFly 產品完全是在美國生產,但宣稱成本將可和大疆產品比擬,這方面該公司亦尚未公布詳細訊息,包括是否採用 3D 列印技術降低成本等,還有待 SiFly 後續公布細節。

(首圖來源:SiFly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