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空軍近期接收媒體訪問時表示,經過長時間的評估後,開發中的新型哨兵洲際彈道飛彈,將無法使用現役義勇兵三型的發射井,因此將規劃在空軍現有所屬土地尋找適合地點,興建哨兵專用發射井。
原稱「陸基戰略嚇阻武器」(Ground Based Strategic Deterrence,GBSD)的新型 LGM-35A 洲際彈道飛彈,由諾斯洛普格魯曼 2020 年贏得總價達 133 億美元的合約,2022 年 4 月命名為「哨兵」(Sentinal),取代服役超過 60 年的義勇兵三型。
哨兵原本的設計將可以使用美軍現有的 450 座義勇兵三型發射井,藉此降低建造成本,但在開發過程中卻發生性能需求改變,導致彈體設計無法容納現有發射井設備的問題。
因此 2020 年時哨兵開發案預估計畫成本約為 960 億美元,但迄今漲到 1,409 億美元,超支幅度達到 81%,因此聯邦國會啟動納恩─麥柯迪法案規定調查開發計畫,不過在 2024 年底仍然同意哨兵開發案繼續進行。
美軍全球打擊司令部司令比斯爾上將(Thomas Bussiere)近日回應《Breaking Defense》訪問時表示,哨兵將無法使用現役義勇兵三型洲際彈道飛彈的發射井,雖然目前尚未有正式決議案,但空軍計畫開始檢視國內所屬土地,尋找適合興建新型發射井的地點。
美國國會報告指出,目前哨兵計畫超支的 81% 預算中,絕大部分都是因為需要建造新發射井和相關設備造成,而美軍將在北美大平原(Great Plains),即南自新墨西哥,北至蒙大拿和加拿大亞伯達、曼尼托巴和薩斯克徹溫三省一地建造新發射井。
哨兵計畫預計將是美軍未來花費最龐大的國防計劃之一,美國國會預計在十年內這項計劃將採購 634 枚哨兵飛彈,整體費用高達 9,460 億美元。
(首圖來源:U.S. Air Fo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