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 COVID-19 疫情再現高峰,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預測,疫情目前仍處爬坡階段,預估 6 月底前結束流行;而這次臨床反應顯示,感染後喉嚨劇痛如吞刀片的「刀片嗓」症狀更為明顯。
綜合南方日報、香港01今天報導,對於中國出現新一波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鍾南山接受訪問時預測,疫情目前仍處於爬坡階段,6月底前結束流行,持續六至八週。
鍾南山提到「這輪新冠感染整體上可防可控,不必恐慌」,但對部分65歲以上且有慢性病的年長者來說仍有一定危險,建議感染後要48小時內儘快服用特效藥,避免發展成重症。
本輪疫情的流行毒株為Omicron的XDV變異株。鍾南山說,這輪疫情與先前相比差別不大,早期症狀表現相似,包括發燒、頭痛、全身疲勞、喉嚨痛,但這次臨床反映「刀片嗓」(形容喉嚨劇痛如吞刀片)症狀更明顯,咳嗽也更多。
鍾南山建議,空氣不太流通的地方要戴好口罩。
鍾南山認為,從病原學角度來說,COVID-19病毒為了生存會減少致病力,但未來能否「流感化」,現在還不能判斷,「不過可以肯定,新冠病毒不會消失」。
經濟觀察報等中媒日前報導,近一個月來,中國部分地方COVID-19陽性率明顯上升。中國疾控中心8日公布監測資料顯示,監測期內(3月31日至5月4日)急診流感類病例中COVID-19陽性率由7.5%上升至16.2%;住院病例陽性率由3.3%上升至6.3%,已成為急診就診量首位病原體。
中國疾控中心資料還顯示,4月28日至5月4日,15~59歲、60歲以上族群,急診流感類病例、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COVID-19陽性率均排第一。
(首圖來源:Flickr/Alexander Lyubavin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