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癌症診斷與治療的前沿,人工智慧(AI)正展現出其顛覆性的潛力。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癌症在 2018 年成為全球第二大死因,造成約 960 萬人喪生,這促使了數十年的研究以尋求治療方案。儘管癌症的複雜性使得研究進展緩慢,但 AI 技術的出現為這一領域帶來新希望。
AI目前已在實驗室和臨床環境中顯示出其潛力,幫助醫生辨識腫瘤並預測病患對藥物的反應,進而減少不必要的治療及其副作用。雖然這項技術仍在起步階段,但手術、放療和化療的結合,加上針對性治療,已使美國的癌症死亡率自1991年以來下降了33%。
早期診斷至關重要,早期肺癌患者的生存率高達63%,而晚期診斷的生存率僅為8%。一項調查顯示,62%的人認為機器學習最終將超越人類在診斷和治療疾病方面的能力。某公司開發的AI模型能夠分析乳房X光片,預測未來幾年內乳癌的風險,這一模型基於超過8萬名患者的資料進行訓練,能夠辨識出細微的差異。
AI的應用不僅能幫助辨識高風險患者,還能應對全球醫療人員短缺的挑戰。美國預計到2032年將需要12.2萬名醫生。AI還能縮短藥物製造的時間,透過虛擬篩選技術,能以空前的速度分析分子,顯著縮短新藥的開發時間和成本。
儘管面臨著超過200種獨特癌症類型的挑戰,AI能夠進行大規模的多組學資料分析,找出患者的生物標記和基因突變,進而優化治療計畫,避免不必要的治療。AI還能迅速篩選基因資料,辨識新抗原,加速疫苗和細胞治療的開發。
AI將錯誤訊息當成事實也是關鍵隱憂,可能會造成醫療誤判。因此FDA也推出了基於風險的監管架構,以保障患者安全。儘管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減緩進展,但卻是降低風險的必要措施。
儘管AI仍處於初期階段,但其潛力無可限量。根據調查,53%的人預期AI將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案。未來十年,我們或許將不再將AI視為治療癌症的工具,而是成為根除癌症的關鍵。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