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肯亞首都奈洛比的吉比拉貧民窟,金融科技公司 AfriBit Africa 正透過非營利計畫推廣比特幣支付,這項創新嘗試正逐步改變當地居民的生活方式與經濟活動。對於長期缺乏銀行服務的居民來說,特別是年輕一代,比特幣提供了一條全新的金融出路。
過去,這些居民往往因為缺乏正式身份證明文件或住址證明,難以開設銀行帳戶,導致他們無法進行最基本的金融交易或資產管理。如今,只要擁有一部手機和網路連接,他們就能輕鬆開設比特幣錢包,無需繁複手續,也不會被傳統金融體系拒之門外。
比特幣熱潮伴隨零和遊戲的風險
比特幣的使用也帶來了實際的經濟效益。以垃圾清運工為例,現在可以直接以比特幣收取工資,而小販和摩托車計程車司機則開始接受比特幣做為支付方式。這種數位支付不僅手續費低、交易速度快,更重要的是能提升安全性。在治安不佳的環境下,居民不用再冒著攜帶現金的風險,只需在手機上操作即可完成交易。這不僅促進了小額經濟活動的流通,也讓更多人開始接觸並學習數位金融工具,提升了整體的金融素養。
然而,這場比特幣熱潮也伴隨著巨大的風險。專家警告,比特幣價格波動劇烈,對於資產高度集中在比特幣的基層居民而言,一旦價格大幅下跌,生活將受到嚴重衝擊。即使是金融科技領域的專家也坦言,連自己都難以承受比特幣暴跌80%的財富損失,更何況是每天僅靠一美元收入維生的貧民。一旦價格下跌,生活就會受到嚴重衝擊。
這種零和遊戲的風險,讓弱勢社群在享受金融自由的同時,也必須承擔極高的財務不確定性。此外,肯亞政府近期推動加密資產3%交易稅,未來比特幣交易成本可能上升,進一步影響貧民窟居民的使用意願。
肯亞的轉變反映許多新興經濟體面對的共同課題
肯亞目前約有600萬加密貨幣用戶,排名非洲前列。面對比特幣與其他加密貨幣的興起,肯亞政府和金融監管機構的態度也在轉變。過去,政府曾經嚴格警告加密貨幣的風險,甚至一度禁止其流通。但隨著加密資產的普及,肯亞開始推動相關立法,對加密資產交易徵稅,並設立監管機制,試圖在促進創新與維護金融穩定之間取得平衡。同時,肯亞央行也在積極研究發行央行數位貨幣(CBDC),希望藉此掌握貨幣主權並應對私人加密貨幣帶來的挑戰。
筆者認為,肯亞的轉變反映了許多新興經濟體正在面對的共同課題:一方面,加密貨幣帶來了金融普惠的希望,特別是在傳統銀行服務覆蓋不足的地區;另一方面,也衍生出洗錢、詐騙與貨幣政策受限等風險。因此,政府不再採取一味打壓的策略,而是朝向「疏而不堵」的管理方式,顯得務實且具有前瞻性。若肯亞能建立出清晰、可信的監管環境,不僅能保護投資人與用戶,也有潛力吸引更多區域性的區塊鏈創新與資本投入。
吉比拉貧民窟的比特幣熱潮,既是金融自由的象徵,也潛藏著高風險的陷阱。它讓被排除在傳統金融體系之外的居民,首次擁有資產管理和安全支付的機會,但也讓這些本就脆弱的群體暴露在極端價格波動與政策不確定性之下。
加密貨幣在推動金融包容、促進經濟活動和提升安全性方面都深具潛力,不過,價格波動和監管不確定性仍是當前最大的挑戰。未來,如果肯亞能完善監管、加強金融教育,並讓更多人了解風險,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或許能在當地發揮更大的正面影響。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