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掌稀土籌碼,背負環境污染與民眾健康代價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08 日 14:45 | 分類 國際貿易 , 材料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中國掌稀土籌碼,背負環境污染與民眾健康代價

稀土成為中國與歐、美經貿談判的籌碼之際,美媒報導,中國為了取得稀土行業主導地位,多年來已因開採稀土負上沉重的環境污染與民眾健康代價。

紐約時報5日報導,在中國北方,幾十年稀土精鍊產生的廢棄物傾倒在一個面積達11平方公里的人工湖裡。在中南部,稀土礦的開採已導致幾十個綠意盎然的山谷被污染,山坡被挖到只剩下貧瘠的紅土。

報導指出,多年來,中國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容許了嚴重的環境破壞。相比之下,其他工業化國家的監管更為嚴格,早在1990年代就不再接受稀土生產造成哪怕是有限的環境損害,導致中國以外的稀土礦和加工廠關閉。

報導以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為例。這裡被稱為「尾礦庫」的人工泥漿湖堆存了把金屬從礦石中提取後留下的廢渣。泥漿在冬天和春天變乾,導致湖面上飄揚著含有鉛、鎘以及其他重金屬粉塵,其中包括微量放射性元素釷。在夏天的雨季,泥漿變成了一層包含有毒物質和放射性釷的積水,滲漏到地下水層。

這個人工泥漿湖建於1950年代,當時沒有鋪設厚厚的環保防滲層,而這種防滲層在1970年代成為了西方國家的行業規範。包頭尾礦庫面積巨大,重新鋪設防滲層不容易。

即使政府努力整治環境,緩解了稀土行業的部分健康和安全風險,但中國的學者和其他專家警告說,多年來的不良做法和監管不力帶來的環境損害依然存在。

一篇2003年的論文發現,受稀土工業環境污染的影響,包頭市兒童中存在智力發育遲緩的問題。另一篇發表在2017年的論文發現,包頭兒童的尿液中稀土元素的含量仍高達可能對健康有害的水平。

除了包頭,報導並指出,政府在2010年、2011年開始進行環境整改之前,中國中南部的許多非法礦山曾把含有酸和氨的廢水排入小溪,給附近的稻田造成了嚴重污染。

中國國務院2012年發布的「稀土狀況與政策」白皮書中寫道,「一些地方因為稀土的過度開採,還造成山體滑坡、河道堵塞、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甚至造成重大事故災難,給公眾的生命健康和生態環境帶來重大損失。」

報導說,官方持續推進環境整治的同時,中國當局也越來越嚴格地審查有關稀土行業污染的討論。10多年前官媒還會報導,稀土工業產生的粉塵污染導致羊等牲畜死亡,包頭附近的數千畝草原被禁止放牧。但如今在中國的網上,幾乎找不到任何有關上述事件的報導。

紐時記者今年6月初去包頭時,在公路上還被8輛坐有警察和包剛集團保安的車攔截並扣留盤問,他們被告知尾礦庫是「包鋼集團的商業祕密」。

除了污染問題,稀土與貪腐的關聯近期也受到關注。廣西壯族自治區前主席藍天立5月落馬,中共鎖定廣西非法採礦發動「倒查十年」行動。港媒星島網分析,稀土做為中國反制貿易戰工具,非法開採戰略礦藏恐影響稀土戰略,引發中央震怒,遂有這一行動。

中國重視稀土資源並管制出口,將其做為中美、中歐之間經貿談判的重要籌碼,已經影響到部分歐洲企業的生產經營。美國前常務副國務卿康貝爾(Kurt Campbell)6月下旬接受美媒採訪時說,美國需要「一代人」的時間,才能減少對中國稀土的依賴。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