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 機器人備受科技界期待,已經是下個兵家必爭的產品。而 AI 平台 Hugging Face 最近宣布推出售價 299 美元的桌上機器人 Reachy Mini,不以高效能為賣點,反而推廣開源設計,期望將 AI 驅動的機器人技術帶給全球數百萬開發者。
總裁 Clément Delangue 表示,隨著平台突破 1,000 萬 AI 開發者里程碑,「越來越多人正在建構與機器人相關的項目」,而 Reachy Mini 正是解決機器人開發可及性根本障礙的答案。
開源模式挑戰高價壁壘
Delangue 解釋機器人開發面臨的挑戰:「機器人學的挑戰之一是你無法僅在筆電上開發,需要某種機器人夥伴協助建構,但大多數人無法購買 7 萬美元的機器人。」他指的是傳統工業機器人系統,甚至是 Tesla Optimus 等較新的人形機器人,預計售價 2 萬至 3 萬美元。
Reachy Mini 源自 Hugging Face 4 月收購法國機器人新創企業 Pollen Robotics,標誌著 Hugging Face 成立以來最重要的硬體擴展。這款機器人是首個原生整合 Hugging Face Hub 的消費產品,讓開發者可以存取數千個預建 AI 模型,並透過平台的「Spaces」功能分享機器人應用程式。
高盛曾預測人形機器人市場到 2035 年可達 380 億美元,而世界經濟論壇將機器人技術視為工業營運的關鍵前沿技術。隨著大型語言模型主導過去兩年發展,業界領袖越來越相信人工智慧需要實體化才能達到人類水準能力。
功能完整價格親民
Reachy Mini 在小巧外形中整合複雜功能。機器人頭部具有六個自由度、全身旋轉、動畫天線、廣角鏡頭、多個麥克風和 5 瓦揚聲器。無線版本包含 Raspberry Pi 5 電腦和電池,實現完全自主運作。
機器人以 DIY 套件形式出貨,可用 Python 編程,計劃支援 JavaScript 和 Scratch。預裝演示應用程式包括面部和手部追蹤,智慧夥伴功能和舞蹈動作。開發者可透過 Hugging Face 的 Spaces 平台開發和分享新應用程式。
這種方法與傳統機器人公司形成鮮明對比,後者通常每年發布一款訂製選項有限的產品。Delangue 說:「我們希望有一個發布大量產品的模式。也許我們每年會發布 100 個原型,其中可能只有 10 個我們自己組裝,完全組裝、完全包裝、完全整合所有軟體堆疊的可能只有幾個。」
開源硬體新商業模式
這次發布代表開源原則能否成功轉化為硬體業務的有趣測試。Hugging Face 計劃將所有硬體設計、軟體和組裝說明開源,讓任何人都能建構自己的版本。Hugging Face 透過便利性獲利,向偏好付費而非自行建構的開發者銷售預組裝單元。
Delangue 解釋:「有些人即使擁有所有開源配方來建構自己的 Reachy Mini,也寧願付 300 或 500 美元獲得現成或易於在家組裝的產品。」這種硬體免費增值方法呼應成功的軟體模式,但面臨獨特挑戰。製造成本、供應鏈複雜性和實體分銷創造了純軟體業務不存在的限制。
隱私安全成關鍵考量
進軍機器人領域引發純數位 AI 系統不存在的數據隱私和安全新問題。配備鏡頭、麥克風並能在家庭和工作場所採取實體行動的機器人創造了前所未有的隱私考量。
Delangue 將開源定位為解決這些擔憂的方案:「我做開源機器人的個人動機之一是我認為它會對抗權力集中。創造用戶不真正理解或控制的黑盒機器人的自然傾向相當可怕。最終生活在只有少數公司控制數百萬台在人們家中、能夠在現實生活中採取行動的機器人的世界,是相當可怕的。」開源方法讓用戶檢查程式碼、理解數據流程,並可能在本機運行 AI 模型而非依賴雲端服務。
製造挑戰與市場策略
Hugging Face 計劃最早下月開始出貨 Reachy Mini,從需要客戶完成最終組裝的 DIY 版本開始。「首批出貨版本會有點 DIY 元素,我們會與用戶分擔組裝工作」,Delangue 解釋:「我們會自己做一些組裝,然後用戶也會自己做一些組裝」。這種方法符合 Hugging Face 讓 AI 開發者社群參與實作機器人開發的目標,同時管理製造複雜性。該策略也反映了對新產品類別市場需求的不確定性。
Reachy Mini 進入快速發展的機器人市場。Tesla 的 Optimus 計畫、Figure 的人形機器人和 Boston Dynamics 的商業產品代表市場高階,而 Unitree 等公司已推出約 1.6 萬美元的更便宜人形機器人。
Hugging Face 的方法與這些競爭對手根本不同,他們不是創造單一高階機器人,而是建構價格合理、模組化、開源機器人組件的生態系統。之前發布包括 SO-101 機器人手臂(100 美元起)和計劃中的 HopeJR 人形機器人(約 3,000 美元)。
這種策略反映了 AI 開發的趨勢,Meta 等公司的開源模型和較小參與者已挑戰 OpenAI 等封閉原始碼領導者。中國新創企業 DeepSeek 1 月發布以遠低於競爭系統成本開發的強大 AI 模型,震驚業界,展示了開源方法顛覆既定參與者的潛力。
(本文由 Unwire Pro 授權轉載;圖片來源:Hugging F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