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發部推動主權 AI,目前正在預告「促進資料創新利用發展條例」草案。數發部今天表示,透過「台灣主權 AI 訓練語料授權條款」,各部會正在盤點適合的資料,未來可上架到台灣主權 AI 語言資料庫,預計第四季釋出,後續開放民間與政府機關等申請使用。
數發部預告「促進資料創新利用發展條例」草案,自6月16日起預告到8月15日。數發部今天上午召開記者會說明草案內容,數發部政務次長林宜敬、資料創新司司長莊明芬出席。
林宜敬表示,AI發展快速,但AI模型訓練需大量資料,希望把政府、民間擁有著作權的資料釋放出來,現在提出草案,讓公務員在不損害個資前提下,讓政府擁有著作權資料可釋放出來,希望多訓練出有台灣觀點的AI模型。
莊明芬說明,立法希望完善資料創新生態系,擴大資料開放與共享,立法重點有四項。第一,擴大政府資料開放,助攻AI模型訓練;第二,政府可鼓勵產業間建立可互通的資料共享機制,活絡跨域資料共享;第三,機關透過節省資料取得費用等措施,促進資料創新利用。
第四,打造資料創新生態,數發部擬訂「資料創新利用發展基本計畫」,指定政府機關擬訂執行計畫,另外也透過行政院資料創新利用諮詢會參與計畫與中長期政策制定,未來行政院所屬二級機關、縣市政府都須設「資料長」。
除了草案之外,媒體也關注,數發部同時規劃的台灣主權AI訓練語料庫進度。
莊明芬說明,過去多年推動的政府開放資料是採取標準化授權,可完全公開讓AI運用,但大型語言模型需要的不見得是開放資料中的結構化資料或統計等,更需要的是連貫性的文字段落等文本性資料,5萬多筆開放資料中這類文本資料約1,000多筆。
為適當消弭AI訓練資料在著作權法爭議,數發部近期研擬「台灣主權AI訓練語料授權條款」提供給各機關參考。
莊明芬指出,這類非專屬授權不是授權給特定人使用,部會透過台灣主權AI訓練語料授權條款盤點哪些資料適合上架,若有著作權議題也要先處理。外界關心的客委會、教育部、原民會、文化部等也在盤點手上的語言資料,希望第四季釋出語料庫。
至於釋出的語料量,莊明芬指出,語料庫可能以量化單位Token為AI訓練量單位,不是用過去釋出多少資料量來描述。預期語料庫有些是政府開放資料、政府施政報告或政府出版品等,語料量需要時間慢慢累積,隨著資料增加,未來將逐步納入語料庫。
(作者:蘇思云;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