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界 24 日發表重要研究:全球首張高解析度地下菌根真菌多樣性地圖。真菌與 80% 陸地植物形成共生網絡,對營養交換和碳儲存至關重要,能儲存約 130 億噸二氧化碳,調節地球氣候並支持生態系統韌性。儘管重要性不言而喻,研究卻顯示只有 9.5% 真菌社群與指定保護區重疊,對碳封存、農產力及對付極端氣候事件構成重大風險。
研究由地下網絡保護協會(SPUN)發起,論文登於《自然》期刊。團隊使用的環境DNA資料庫來自130國數據,製作成地圖,並推出「地下地圖集」公共平台。SPUN執行董事托比·基爾斯博士指出,土壤儲存地球75%陸地碳,卻長期未受關注。
菌根真菌形成的廣大地下網絡不僅支持90%以上陸地植物物種,碳封存和氣候調節方面也扮演重要角色。基爾斯博士表示,網絡缺乏監測和保護,導致我們錯過許多高價值地下生態系統,若它們退化將加劇全球暖化並擾亂營養循環。
高解析度地圖對恢復退化生態系統至關重要。自然保護協會首席科學家亞歷克斯·維格曼博士強調,以往恢復生態行動只關心地面生物,現在地下地圖提供量化目標,幫助管理者建立更多樣菌根社群。
地球暖化影響日益加劇,研究強調將地下真菌納入國際生物多樣性法律和政策的迫切性。科學家擔心,加納海岸等全球菌根多樣性熱點,正面臨每年2公尺侵蝕,關鍵的生物多樣性可能很快就會被沖入大海。
SPUN數據科學家邁克爾·范·努蘭德博士表示,這是迄今最豐富的全球真菌環境DNA資料庫,地圖不僅能預測未取樣區域的生物多樣性,還能辨識真菌稀有性和退化風險,都能幫助監管機構和恢復行動預測生物多樣性損失和碳脆弱性。
不僅對科學界有重要意義,還對企業和政府在風險評估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新視角。自然基礎解決方案依賴度增加後,地圖整合有助更全面理解生態系統價值,並促進保護和恢復地下生態系統。
- Fungi, Carbon, And The Climate Risk Map We Missed
- New Study Reveals Mycorrhizal Fungal Hotspots and Their Lack of Protections
- Underground maps reveal 90% of mycorrhizal fungal biodiversity hotspots lie outside protected areas
- 83% of Earth’s climate-critical fungi are still unknown
- There’s a surprising climate solution right under your feet
- Climate change putting millions more people at risk from infection-causing fungi
(首圖為台灣地下真菌網路地圖,來源:Underground Atlas: Mycorrhizal Biodiversity Map v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