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非外交部(DIRCO)日前在未協商情況下,政府公報發布公告,更名並降等台灣兩辦事處,對此台灣罕見出手,以國安疑慮為由,對出口至南非的晶片實施限制。
根據外交部最新聲明,南非外交部在未與台灣協商的情況下,將台灣在南非兩駐處自 4 月 1 日起分別改名為駐約翰尼斯堡台北商務辦事處及駐開普敦台北商務辦事處,更錯誤援引聯大第 2758 號決議及「一中政策」,對此外交部表達嚴正抗議。
根據經濟部公告,銷往南非的積體電路、晶片、記憶體等47項貨品,出口前須先經過經濟部核准。
台灣外交部官員向彭博社透露,南非自 2023 年在接待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金磚峰會後,開始施壓台灣,將大使館自比勒陀利亞遷往約翰尼斯堡。隨著南非準備在 11 月主辦 G20 領袖會議,而習近平預計將出席,南非進一步加大了這一要求。
台灣國際貿易署在聲明中表示,南非政府的行為已經損害台灣的國家與公共安全,正採取措施限制貿易,以維護我國主權。南非早在 1997 年就已與台灣斷交。
據報導,南非重申與台灣的關係不具政治性,外交部發言人 Chrispin Phiri 表示,南非是鉑金屬的重要供應國,例如鈀金,這些對全球半導體產業至關重要。當前的經濟外交正在從根本上改變南非參與全球價值鏈的方式。
Phiri 補充,南非打算超越單純資源開採的模式,邁向戰略性價值提升的道路,「這意味要在本國發展先進產業,把原物料轉化為高價值產品。這一轉型將為世界打造更具韌性的供應鏈,並為南非帶來先進、永續的成長與就業機會。」
外交部重申,不接受南非政府片面違反 1997 年雙邊協議的立場不變,也將持續秉持對等及尊嚴的原則與南非政府溝通,同時面對對方屢次片面更改台灣駐處名稱及地位的做法,也將視相關情形採取因應反制作為。
外交部也嚴正呼籲,南非做為 G20 峰會主辦國,更應遵守 1997 年的雙邊關係法律架構,在台斐雙方獲得協商共識前,不應對台灣駐處採取任何強制手段,或其他可能干擾駐處運作及僑民服務功能的行動。
(首圖來源:Flickr/South African Tourism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