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政府擬禁對未滿 16 歲者銷售高咖啡因能量飲料。醫師提醒,部分能量飲的咖啡因含量對青少年過高,喝多會引發心悸、干擾睡眠、提高焦慮,陷入越喝越累,還可能影響鈣質吸收。
為降低孩童肥胖率,英國政府擬限制主打兒少消費族群的垃圾食品廣告、禁止對未滿16歲者銷售(高咖啡因)能量飲料,並賦予地方政府更多權力,禁止速食店在學校周邊營業。
開業診所兒童內分泌暨減重專科醫師王律婷透過新聞稿表示,青少年神經系統仍在發育,對咖啡因的耐受度也較差,若經常隨意攝取這些高濃度飲品,更容易出現過度刺激的反應。
王律婷引用國際期刊研究指出,當攝取咖啡因達200毫克時,就可能出現失眠、情緒波動、緊張、腸胃不適與頭痛等反應;若超過400毫克,甚至可能引發心悸、心律不整、癲癇與肝腎疾病。而部分市售能量飲的咖啡因含量,可能1罐就超過青少年單日建議攝取上限的100毫克。
能量飲讓人覺得「有精神」,王律婷解釋,是因為咖啡因會阻斷大腦釋放「該休息了」的腺苷訊號,讓人短時間內不容易感到疲倦。飲用後約15分鐘到1小時內,會有精神變好、注意力提升感,但這只是在向身體「預支精力」,等效果過去,反而更累更無力,甚至干擾睡眠節奏,恐陷入「越累越想喝,越喝越累」惡性循環。
王律婷更引用發表於國際期刊《營養》(Nutrients)的動物實驗結果指出,老鼠每天飲用稀釋的含糖或無糖(人工甜味劑)能量飲13週後,皆會出現血糖升高及胰島素阻抗惡化、血中三酸甘油酯上升。且飲用有糖的能量飲,更導致老鼠體脂肪明顯增加,白色脂肪組織上升,血中三酸甘油酯濃度甚至接近喝水對照組的兩倍。
若孩子經常喝能量飲或咖啡,王律婷建議,可以從3點著手調整生活作息,包含規律睡眠與分段休息,每日睡滿8至10小時,熬夜讀書每1至2小時應休息10至15分鐘,助大腦恢復並提升專注;均衡飲食避免高糖,若需熬夜,應補充足量水分,但睡前不宜一次大量飲水,並避免高糖點心或能量飲料造成刺激性疲勞。
此外,應適度運動與睡前節制,王律婷說明,每天維持15至30分鐘戶外運動,能提升腦內啡分泌、幫助清醒感。睡前應避免滑手機過度刺激,調整生理時鐘,較容易恢復體力。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