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自駕計程車又加入一位強力競爭者,亞馬遜旗下 Zoox 正向監理單位申請上路許可,但打法和其他人很不一樣。
自駕計程車是自動駕駛,也是廣義來說 AI 應用最具商業潛力的戰場,目前在美國主要的競爭者只剩下 Google Waymo、特斯拉 Robotaxi 這兩大公司,另外叫車平台 Lyft 合作的 Motional 雖然有在拉斯維加斯測試,但還未正式邁向商轉。
這些自駕計程車有個共通點,看起來就像一般汽車,只是駕駛座沒有人,多數時候由電腦操控,極少數時候由人類遠端操控,萬不得已時,人類也可親自坐上駕駛座控制車輛。然而,亞馬遜 Zoox 卻不同,因一開始就是為了自動駕駛製造,所以連方向盤都沒有。

▲ Zoox 車內就像纜車,沒有駕駛座,當然也沒有方向盤和踏板。
可想而知,沒有方向盤的車並不符合道路駕駛法規,當然不能上路。Zoox 8 月時取得美國交通部特許,「研究和展示」目的前提下,可讓這些自駕車上路。現在又進一步向高速公路安全局(NHTSA)提出新申請,希望再放寬限制,讓車輛可商業運轉。
亞馬遜可能早有預測到這個結果,因此 6 月就宣布啓用加州新工廠,生產 Zoox 自駕車,產能最高可達每年一萬輛。
NHTSA 本週表示已收到 Zoox 申請,並著手研究這項「特赦」條例,目前還未有結論。
法規鬆綁,不是因為科技進步
對一般民眾來說,這項特赦申請是重新思考「人車互動」的有趣案例,開車族視為理所當然的功能,很多都拔除。除了最明顯的方向盤與煞車、加速踏板,後照鏡、車燈開關、雨刷控制、除霧功能和正面安全氣囊,這會不會降低車輛安全係數?緊急狀況時如何應對?都是 NHTSA 審查的重點。
如果 NHTSA 同意 Zoox 申請,將提供高達 2,500 輛 Zoox 自駕車上路許可,其實這不是科技突破,也包含濃厚政治因素。Zoox 2022 年就製造出這款自駕車,但拜登政府始終不放行,特斯拉、通用汽車同樣也試圖生產無方向盤、無煞車踏板車輛,都難取得上路許可。川普政府則大改方針,由交通部率先通過許可,跨出這充滿實驗性的一步。
談到自駕車又不免要回頭看一下台灣,過去幾年台灣也出現許多自動駕駛和自駕車專案,政府開闢多個試驗場域之後,基本上到今年多數都不了了之。台北自駕公車、桃園機場自駕接駁都已終止,也沒有後續商轉計畫,台中智慧自駕公車當年邀請盧秀燕市長試乘,被稱讚「跟真人駕駛一樣」,後來台 61 線上路實測,也確實跟真人一樣,撞傷自行車騎士,專案隨即停辦收場。
交通部今年 3 月公布《自駕公車實驗運行安全指引》,是台灣首個對自動駕駛有明確定義規範的法規,有趣的是,台灣不針對路況單純、商業利益明確的「國道長途大貨車」下手,反而直接往路況複雜、乘客眾多、連真人都開到厭世的市區公車挑戰,再搭配忽左忽右的停靠站,偶爾還會被消失的公車專用道,如果真能讓自駕公車上路商轉,絕對是獨步全球的頂尖技術。
(首圖來源:Zo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