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蘋果正準備在智慧手機處理器邁出關鍵的一步,但這項技術升級可能伴隨明顯的成本上升,使 2026 年的 iPhone 18 系列成為歷來售價最高的一代。
下一代 A20 晶片預計將成為全球首款量產的 2 奈米晶片,由台積電負責生產。由於製程技術大幅進步,單顆晶片的價格可能比現有的 A19 至少高 50%。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在於台積電對次世代半導體製程的巨額投資,以及早期生產階段的良率限制。
目前 iPhone 所使用的 A18 晶片成本約 45 美元,約占手機零件成本的十分之一。然而 A20 晶片的製造成本預估將飆升至 280 美元左右,幾乎是前代的六倍。這將迫使蘋果在兩條路之間做出抉擇,要麼自行吸收成本、壓縮利潤,要麼將部分成本轉嫁至零售價格。
這轉變也意味著 3 奈米製程的效能已達極限,蘋果必須邁向更先進的節點,才能持續提升性能與能源效率。
對消費者而言,如果目前仍使用 iPhone 14 或更早的機種,並計畫在 2026 年升級至 iPhone 18 Pro,可能需要準備更高的預算。市場傳出,蘋果 2026 年 9 月發表會,將跳過標準版 iPhone 18 與 iPhone Air 的後繼機種,僅推出 Pro 系列機型。這意味著想升級的消費者,可能需選擇更昂貴的高階版本,或改購價格下修的 iPhone 17 系列。
此外,不僅是蘋果,2026 年的高階旗艦手機市場整體價格也可能上揚,無論是 iOS 還是 Android 陣營,採用 2 奈米處理器 的 Pro 或 Ultra 款式都預期會比現行機型更貴。
目前看來,蘋果將在高階 iPhone 率先導入 2 奈米製程,初期可能僅限於 Pro 系列,標準版機種仍採用 3 奈米晶片,待產能穩定後再全面導入,A20 晶片未來也可能成為蘋果 M6 晶片的設計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蘋果同時傳出計畫在 2027 年直接跳過 iPhone 19,推出 iPhone 20 系列,藉此在 iPhone 問世 20 週年之際,開啟全新的產品世代。
(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