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 伺服器轉單比通用型伺服器更容易?近期產業傳出最大消息,是仁寶奪下戴爾 AI 伺服器大單,而該訂單原本是由鴻海、緯創、英業達供應,但因為戴爾忌憚甲骨文,將供應鏈大洗牌而讓仁寶成為黑馬,此舉也讓仁寶距離 2027 年伺服器年營收 1,000 億元更進一步。
業者分析2026年仁寶伺服器營收規模可能超車和碩規模,相關業務營收超過500億元,而為何戴爾能將伺服器供貨角色輕易替換洗牌?業者透露,根本原因是輝達(NVIDIA)已將GB300伺服器架構定義完全,GPU伺服器在各家的差異已不大。仁寶對此表示,不評論客戶訂單。
戴爾與甲骨文之爭下 仁寶喜得大單、但還需逐步推進
AI伺服器市場快速發展,台廠超過10家業者投入搶單,近期傳出因戴爾積極爭取美國五千億美元星門計畫訂單,但最終由甲骨文勝出,引發戴爾憤而重整供應鏈排除同步供貨甲骨文夥伴。
業者指出,戴爾2026年AI伺服器主要伺服器訂單將交給英業達跟仁寶兩家為主,至於配比還要觀察,預估英業達還是主力,仁寶因過去沒有大量出貨經驗,應該會從小量逐步成長,最終是6比4還是7比3還要觀察,但仁寶在累積豐富筆電跟伺服器製造經驗下,業者透露「台廠就是很認真很拚,要做絕對做得出來!」
業者預估戴爾AI伺服器釋單規模超過2,000億元,故仁寶能不能吃到1,000億元還不一定,但約莫要吃到千億元訂單就需要跟英業達平起平坐。
而市場關注的另一點是:AI伺服器訂單轉單如此容易?對此,伺服器業者分析,其實由於NVIDIA已經將手伸向伺服器系統規格制訂,甚至可以說8成的元件都是NVIDIA做完,故轉單上AI伺服器比傳統通用伺服器訂單容易轉換供應商,因此仁寶切入戴爾AI伺服器供應鏈最快一季度到半年就能開始出貨。
而若戴爾大洗牌伺服器供應鏈,和碩喊出2027年伺服器營收目標20億美元(新台幣600億元),此番為何沒有卡位進入名單上?對此業者分析,過去和碩跟惠普合作密切,但跟戴爾有接觸但合作關係較遠,由於沒有在戴爾供應鏈名單上,因此錯過此次卡位機會。
輝達晶片不斷加速進化 每次換代都是市場機會
伺服器業者指出,NVIDIA晶片改朝換代速度加快,未來每次換代都成一次洗牌關鍵,卡位者戰戰兢兢保衛版圖,新切入者則期望趁此機會,等既有供應鏈有什麼閃失,就能卡位成功。
除NVIDIA換代成AI伺服器搶單關鍵時間點,另外NVIDIA反抗軍晶片紛紛竄出,也是AI伺服器接單機會。如Google也傳將加入戰局,將自家TPU晶片拿出來販售,對此,伺服器供應鏈坦言,確實聽到相關消息,Google也很積極辦技術論壇分享資訊,但關鍵仍取決於Google是否開放相關軟體授權,才能吸引廠商投入開發,但若Google確定釋出晶片,看好市場接受度一定會跟進開發硬體平台。不過業者預估,把晶片投片週期算進去,今年應還沒辦法看到相關進度,TPU伺服器最快明年下半才會浮上水面。
NVIDIA反抗軍除TPU,還有Arm及RISC-V陣營,Meta不僅是Rivos最大客戶之一,也傳出將收購Rivos提升對MTIA晶片掌握力,Arm也有自研晶片計畫,不過伺服器供應商指出,雖然客戶期望降低對NVIDIA的依賴,會多選用非NVIDIA陣營晶片,但頂多瓜分1~2成市占,ASIC在特定應用場景能提高效能,打贏GPU,但彈性小,一旦演算法或應用場景變化了,就必須更換設計,至於RISC-V更相對不易,除分散風險,壓抑NVIDIA價格意味也濃厚。
ASIC及NPU新創晶片商也如雨後春筍,看好AI應用爆發,許多新創募資順利,為切入市場,目前不少NPU及ASIC晶片新創業者會先自己找伺服器廠商下單,將自家晶片做成系統,給CSP業者測試,這也成為台灣AI 伺服器廠商另類生意,但量大不大目前很難說,業者笑說,就看該新創是否一炮而紅,若成了就將是AI晶片界新黑馬。
(作者:王郁倫;本文由 經濟日報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Jjpwiki,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