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移動展一日遊:大量概念車背後的日系車危機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03 日 12:41 | 分類 交通運輸 , 汽車科技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日本移動展一日遊:大量概念車背後的日系車危機

前身為東京車展的日本移動展 Japan Mobility Show 2025,是日本車廠對抗中國、美國電動車入侵的重要舞臺,各家車廠招式紛呈,大秀各種概念車,不過在這華麗宣傳背後,隱藏著更大的危機。

空間超大的車室、華麗炫目的車內燈光、造型彷彿從電影走出來的車身線條,還有絕對不能忘記的超薄座椅,這些概念車占滿日本移動展各家車廠的主舞台,同時大家很有默契的,一起發表各種氫能源概念車,在東京展示館逛了這一天,差點讓人以為氫能就是未來汽車主流了。

然而在全場三大展區裡,自己獨占一整場的 Toyota,曾經高喊著「油電、氫能、純電」三線並進的減碳路線,在這一場氫能源大會師裡卻獨自缺席,不計算獨立成品牌的 Century,Toyota 展場裡基本上只有兩款量產車:RAV4 和 Land Cruiser,另外有 Corolla 和 HIACE 概念車,顯然在 Toyota 打造的未來裡,已經沒有 bZ 純電和 Mirai 氫燃料電池的角色。

▲ Toyota 展示車款一覽。(Source:Toyota

今年 Toyota 並沒有秀出原定 2026 要發表的新純電平台車款,沒有概念車也沒有原型車,很可能要拖到明年的車展上才會亮相,這也點出了當前日本車廠面臨汽車產業革命時,最大的痛點:速度。

概念與量產車逐漸失去界線

約莫從 2020 年左右,歐洲、美國和中國車廠對於概念車的態度開始轉變,在軟體定義車輛的大前提之下,汽車設計與功能開發的速度前所未有的快,許多車廠的概念車不再天馬行空,而是與量產車極度貼近。即使是保守派象徵的賓士,2023 年發表的 CLA 概念車,和今年開賣的 CLA,從內到外幾乎有 80% 以上相似。同樣地,2024 年 BMW 展出 Vision Neue Klasse 概念車,外型和內裝也跟今年開賣的 iX3 幾乎一樣(包含那個鮮明的車頭)。

▲ AMG GT XX 預計會將 80% 的技術移植到量產車上。

另一個更誇張的對照組是中國的小鵬汽車,他們在去年首度展示了 AERO HT 這款「陸地航母」,可以在電動車後面搭載一台垂直起降飛行器,在十年前這肯定要被稱為概念車,但小鵬宣布他們會在 2026 量產這款車。

當然,中國車廠「宣傳」的功力有待驗證,但和日本車廠做了概念車卻沒有量產計畫相比,兩邊的速度差已經很明顯,特別是這些概念車上,恐怕只有不到 3 成的概念會用到新世代產品上。

除了開發速度之外,另一個關鍵來自於電動化程度。事實上,同樣是日系品牌,Nissan Ariya 和 Toyota bZ4X 的量產車就跟概念車非常相近,可能是因為電動車底盤模組化程度更高,容易銜接工程與設計,才可以做出更貼近概念車的量產車。

▲ 比亞迪高階品牌仰望打造的 U9,看起來彷彿概念車但已經是市售車。

於是這又帶來更多的危機,在日本車廠幾乎沒推出什麼重大零排放產品的 2025 年,中國比亞迪已經做出一輛 K-car 侵門踏戶殺進日本,韓國現代則推出新一代的 Nexo 氫燃料電池車,用更強大的規格搶先卡位,如果日本要擴建加氫站,現代將會率先受惠,如果增加更多充電站,比亞迪也已經準備好了。

當 Toyota 展示著輪椅、堆高機,Lexus 擺出飛行器,Honda 秀出火箭時,賓士、BMW、現代和比亞迪,都已經端著主力車款來搶地盤了,短時間內日本國內的汽車市場,仍然會像當年智慧型手機時代初期,由本土品牌牢牢霸占,但若沒有針對痛點大舉改革,也可能會跟智慧型手機一樣,被海外品牌全面顛覆。

(圖片來源:科技新報攝)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