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 NVIDIA 創始版顯卡維修悲劇:術業有專攻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04 日 7:50 | 分類 GPU , Nvidia , 半導體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淺談 NVIDIA 創始版顯卡維修悲劇:術業有專攻

近來西方硬體界發生了件顯卡維修的悲劇,大意是維修公司在針對 NVIDIA 推出的 RTX 5090 創始版拆解維修時發現其內部設計極為脆弱,若是進行改裝或是拆機很容易造成損壞;更糟糕的是損壞的部分還找不到替換品,等於是一旦壞了,一張要價 2,000 美元的顯卡也就報廢了。雖然這看似是單純的產品設計瑕疵,但對所謂的 AIB(Add in Board)夥伴像是華碩或微星無疑是證明自己存在的好機會,為什麼?

(Source:影片截圖,下同)

其實在顯示卡業界,NVIDIA創始版一直都是個頗令人玩味兒的存在。顯示卡業界的生意模式很單純:NVIDIA或是AMD販售GPU給華碩或是微星這樣的AIB,然後AIB將GPU打上PCB後裝上散熱模組後販售給消費者,類似PC界的OEM。

但從GTX 10系列(Pascal)開始,做為晶片供應商的NVIDIA似乎不甘只是賣晶片,也開始推出自有品牌的直接零售顯示卡,就叫創始版顯示卡(Founder’s Edition)。如果只是意思意思做個幾張給消費者當作紀念,或是單純作為給AIB的設計參考(Reference Design)也就算了,沒想到NVIDIA越做越起勁,甚至從RTX 40(Ada Lovelace)開始讓創始版卸下所謂的公版設計角色,讓其正式成為獨立的顯示卡產品,具備獨特的外觀和散熱設計,成為真正意義上AIB顯卡產品的競品。

不僅在產品設計上相當積極,在業務和行銷上NVIDIA更是挾著自己就是晶片和驅動供應者的絕對優勢,從RTX 20開始就為創始版設立了獨立的評測解禁(Review Embargo)。每當NVIDIA有新GPU問世,媒體們永遠可以先拿到創始版顯示卡和驅動測試,AIB的產品的評測總是得在等待一段時間才能曝光。

所以如果NVIDIA自己可以包辦GPU的設計、製造再到後面的顯卡組裝,那AIB存在的意義又在哪?所以在AIB之間永遠不缺NVIDIA如何囂張跋扈的傳聞,畢竟之前就傳出黃仁勳認為AIB無法為NVIDIA加值的激烈言論。但最近發生的創始版顯卡維修悲劇大概可以讓AIB作為向NVIDIA以及消費這證明自己存在的意義。身為專業的零組件設計和生產商,大量且不良率低的生產已經是鐵律,畢竟這些AIB還是有自己的品牌要顧,所以在設計上自然會考慮到後續維修上的便利性。甚至是在設計期間售後部門就已經開始備料應付後續產品上市後的需求。

而這次創始版的維修悲劇,毫無疑問就是顯示卡的設計者在設計期間完全未考慮後續的維修或是改裝需求,也沒有預先建立售後系統的思維,才會導致玩家在改裝水冷系統後不慎弄壞主板至PCIe的接口後因無法找到備品故只能忍痛報廢顯卡。這對NVIDIA來說也許是學到教訓,但對AIB來說幾乎可以說是低級錯誤。只能說NVIDIA小看了零組件設計這門學問,也再度術業有專攻這事在科技業是永遠存在的。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